赠诗僧怀静

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多年的习惯依旧存在,时常轻声低吟。
静坐时莓苔环绕身侧,行走于禅林桧柏深处。
入山修行已至白发苍苍,学道之心却一如最初。
内心的坚定未曾改变,任凭寒来暑往侵袭。

注释

几生:多生多世,这里指很长时间。
馀习:遗留的习惯,此处指吟诗的习惯。
微吟:轻轻地吟诗。
坐夏:佛教术语,指雨季安居修行。
莓苔:指湿润处生长的青苔。
行禅:行走中的冥想或修行。
桧柏:常绿乔木,这里代指禅寺周围的树木,象征修行环境。
入山:进入山中,比喻隐居或修行。
白首:白头,指年老。
初心:最初的愿望或心态,这里指学道的初衷。
心地:心灵的境界,内心的状态。
移变:改变,变动。
徒云:空说,只是说说而已。
寒暑侵:寒暑更替,时间的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修行、吟咏的景象。"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表明诗人对佛道之学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不断的追求,不断地通过吟诵来加深理解。"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则是说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静坐于草丛中,而在冬季则步入深邃的桧柏林中进行禅修,这两种场景都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氛围。"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使头发变白,同时也强调他对道法的追求始终如一,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初衷。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像岩石般坚定不移,即使面对自然界的寒冷和酷热,也无法侵蚀他的心灵。这两句也强调了修行者的坚持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静志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道的执着与追求。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赠郑仁规

一石雄才独占难,应分二斗借人寰。

澄心不出风骚外,落笔全归教化间。

莲幕未来须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可怜丽句能飞动,荀宋精灵亦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信州高员外

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春色满溪楼。

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美人四首(其一)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美人四首(其二)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

坐上弄娇声不转,尊前掩笑意难知。

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