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春色满溪楼。
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开篇“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春色满溪楼”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蜿蜒曲折的溪水环绕着城郭,春意盎然,如同将整个郡城都浸润在温暖而明媚的春光之中。溪流和春色构成了诗歌的主要意象,其中“饶阳”一词既指时节,也暗示了丰富的景致。
接下来的“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春天除了鸟鸣能引发人们心醉,还有那繁盛的花朵带给游子的愁绪。这里,“岂唯”表达了一种递进关系,即不仅仅是鸟鸣,还有更深一层的情感体验。而“笑客愁”则透露出诗人对景物的深情和留恋。
紧接着的“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春日的微醉之中,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困惑,同时也感受到了周遭环境中的温柔与安宁。这里,“蹇拙”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既有笨拙、不通世故的意味,也隐含了一种无奈和迷茫;而“仁慈风里驻扁舟”则是对春日微风中所蕴含的温柔之情的描绘。
最后,“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恩惠的铭记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里,“膺门”指的是心中,对恩惠的感受;“终杀微躯”则是说即便献出自己渺小的身躯,也无法完全回报那份恩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颇具文采与深度的佳作。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
坐上弄娇声不转,尊前掩笑意难知。
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
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
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
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
倍酬金价微含笑,才发歌声早动尘。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