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斋静而明亮,里面有一张六尺宽的床。
病弱的我早晨睡足了觉,坐着感觉白天漫长。
昏昏沉沉并非因醉酒,孤独也不是疯狂。
掀开衣服在竹林下的清风中,微微感到凉意。
起身走到西园,草木间弥漫着幽香。
石榴花只开了一枝,桑枣树上果实累累。
鸣鸠找到了美好的遮阴处,忘了飞翔。
黄鸟也自得其乐,发出新奇的歌声。
拄着藜杖观察万物的变化,也在审视自己的人生。
世间万物各得其所,我的日子却忙碌而茫然。

注释

西斋:静谧的书斋。
深且明:又深又明亮。
病夫:生病的人。
朝睡足:早晨睡得很足。
危坐:端正地坐着。
日长:感觉时间漫长。
踽踽:孤独的样子。
非狂:不是疯狂。
褰衣:提起衣服。
穆然:宁静。
西园:花园。
草木含幽香:草木散发出幽香。
榴花:石榴花。
沃以光:被阳光照耀。
鸣鸠:布谷鸟。
困立:疲倦站立。
黄鸟:黄莺。
新音:新声调。
杖藜:拄着藜杖。
物化:事物的变化。
皇皇:忙碌而心慌意乱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其西斋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两句“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通过对西斋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私人空间。

接着,“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导致的悠久睡眠和时间感知上的变化,这种状态反映出了诗人当时可能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则显示出一种平和的心态,虽然外界可能看似迷离,但实际上并非酒醉或精神失常,这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与理解。

“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中的“褰衣”指的是推开衣服,让清风拂面,而“穆然”则形容一种淡淡、细细的情感,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以下几句“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描绘了诗人在自家西园中的漫步情景,以及对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其中“幽香”和“沃以光”都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感官享受。

随后,“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则通过对鸟儿的观察,表现出一种生命力与乐趣,这里的“美荫”、“困立”、“自喜”等词语,都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灵状态的同情和欣赏。

最后,“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则是对生命哲理的深刻体会。诗人用“杖藜”(一种随风摇摆的小草)来比喻事物的自然变化,并将这种观察延伸到自己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时节,而自己的生活则是充满活力和尊贵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在困顿中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小儿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形式: 古风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形式: 古风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一)

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

南荒尚记诛元恶,东越谁能事细儿。

耆旧如今几人在,为君无憾为时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二)

小堰门头柳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后,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