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形式: 古风

翻译

君王要讨伐骄横的夷虏,要它们臣服,椎破铜山,开发铜矿,铸制铜虎符。
接接连连派遣了三十七位将军,不断走马西来各自开设军府。
南山砍伐木材作战车的轴,东海取出鼍的血涂抹战鼓。
佚役汗流奔走哪一个敢放慢步子,恐怕影响军需供应而死于刀斧。
保甲虽村相连然乡民未普遍团聚,方田法诉状如雨乡民纷诉苦。
近来新降公文要实行手实法,挖掘剔括到口粮和种粮谁种粮谁敢说不。还要沿着各条生计脉络,仔细搜求以至一丝一缕。
皇上诏书怜惜老百姓痛苦的情意实在是深厚,官吏办事的材能浅薄,辜负朝廷希望,白费许多劳苦。
平生的学问平平常常只属于流俗,混在吹笙吹竽的队伍中哪得和别人比教。
忽然命令我单独演奏《凤将雏》,仓促之间想吹好哪里能得到曲谱。
朝廷派我独当一面来密州做知州,我实在没有现成的好办法为老百姓服务。况且密州这些年连年苦于饥荒,老百姓剥树皮啮草根甚至吃泥土。
今年雨雪颇能应时令,偏又报蝗虫长起了翅膀,长壮了腿股。
发起愁来,洗洗酒盏,想勉强喝几杯,寂寞空荡的书斋里,只躺卧着空酒壶。
公家厨房已经整整十天没肴炊烟,岂敢望红裙舞女踏着筵席起舞。
老朋友多次从山中寄信来,信上只有“当归”两个字,没有别的言语。
正准备和雀鼠一样偷太仓的粮维持自己混下去,还不想辞职不干,不愿挂冠神武。
吴兴丈人您世事看得透辟,淡薄名利,平日立朝办了许多好事非问小补。
自从朝廷派遣使者到各地,各地闹得不安宁,您回到了二浙家乡,做起了湖山主。
那些置身于渔钓者之间的隐士,行踪是高尚的。身居朝市过着隐居生活的大隐士,何曾放弃过簪组。
您现在身为宫观,就享受着这种闲悠。想起去年相从的岁月,还感到很大的不满足,我向您求教问道,您允许我做一些粗略的陈述,但陈述得很不够。
我准备弃官不做,跟随您完成学业,无奈俗缘未尽,那得拜见您,只得罢休。
您的家就在霅溪上,我知道那个地方,上面有白云如白羽毛一般,环境很清幽。
您应当怜惜我进退不得到处奔波的苦衷,象达摩大师那样教会我安下心来,安心密州。

注释

刘孝叔:名述,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
熙宁初任侍御史弹奏王安石,出知江州,不久提举崇禧观。
骄虏:指契丹和西夏。
神宗初继位,先后对西夏和南方少数民族用兵。
椎破:以椎击破。
铜山:这里指产铜之山。
虎:虎符。
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联翩:接连不断。
开府:成立府署,自选僚属。
鼍鼓:即用鼍皮蒙的鼓。
鼍,扬子鳄。
漫:当作鞔,以皮蒙鼓。
军兴:朝廷征集财物以供军需。
污资斧:因获罪伏法被斩。
资斧,利斧。
保甲:指保甲法。
团未遍:指保甲法因遭到老百姓抵制,百姓还未完全组织起来。
团,聚集。
方田:指方田均税法,每年九月官府派人丈量土地,按地势土质分五等定税。
讼谍:讼辞,诉讼文书。
这句说方田均税不公。
引起民间诉讼纷纭。
尔来:自那时以来。
手实:指手实法。
抉剔:搜求挑取。
穷脉缕:言法令苛细至极。
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
恻怛:哀怜、同情。
信:确实。
流俗:据《施注苏诗》,王安石对神宗说苏轼兄弟学本流俗。
当时讥议新政的人,王安石都攻击他们是流俗。
比数:相提并论。
凤将雏:汉代乐曲名。
啮:咬。
啖:吃。
甒:酒器。
更望:岂望。
红裙:指歌舞妓。
当归:本药名,古人常用以表示应当归去。
太仓:京城中的大谷仓。
神武:神武门,建康(今南京市)宫门。
吴兴丈人:指刘孝叔。
二浙:浙东、浙西。
这句说刘孝叔挂冠归去。
大隐:身居朝市而过隐居生活。
簪组:官服。
簪指冠簪,组指冠带。
去年:指熙宁七年春苏轼与刘孝叔会于虎丘。
粗:粗略。
逝:通“誓”,表示决心之词。
卒业:完成学业。
霅溪:在吴兴,由东苕溪、西苕溪等水汇合而成。
初祖:初传禅宗来中国的达摩。
这句要刘孝叔教以安心之法。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寄刘孝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怀念和生活不易的诗句。

诗中的“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表现了作者对于朝廷军事行动的赞赏,而接下来的“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场景象,显示出将士们的英勇和军队的强大。

在“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中,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物资的采集来表达战争的紧迫感。而“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则展示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辛勤和疲惫,以及对失败的担忧。

诗中的“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可能是在反映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接下来的“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则表明作者对朋友的信任和深厚的情谊。

在“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中,苏轼通过对官员文书的描述,抒发了对于官场腐败和个人努力无果的感慨。而“平生学问只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浮华、学问浅薄的批判。

接下来的“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显示出一种突然的变化和无奈。而“况复连年苦饥馑,剥齧草木啖泥土”则描绘了一种极度贫困和艰难求生的生活状态。

诗中还提到“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表现了作者在忧虑之中寻找安慰的愿望。紧接着的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念,如“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最后,“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和往昔的怀念,以及简单直接的情感交流。而“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则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不满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苏轼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深刻感悟、个人情感以及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一)

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

南荒尚记诛元恶,东越谁能事细儿。

耆旧如今几人在,为君无憾为时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二)

小堰门头柳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后,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吕穆仲寺丞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

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余主簿母挽词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馀。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雎》。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