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八)

城中安得山,无山安得诗。

我入五羊城,遂与山水辞。

有镜不敢览,尘面我自知。

解维来归亭,山水奔相随。

水光动我巾,山色染我衣。

舟行将一月,恨速不恨迟。

山云来未已,江月皎无滓。

开怀放之入,出语颇似之。

形式: 古风

翻译

都市中哪来的山,没有山又怎能有诗篇。
我来到五羊城,从此与山水告别。
面对镜子不敢照,满面尘埃我自己清楚。
解开缆绳回故乡亭,山水相伴一路同行。
水波荡漾触动我的头巾,山色浸染了我的衣裳。
船行将近一个月,只恨不能更快些。
山间的云雾还未散尽,江上的明月纯净无瑕。
我敞开心扉接纳它们,言语间也流露出山水的韵味。

注释

安:怎能。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览:照镜子。
维:缆绳。
归亭:故乡的亭子。
水光:水面的反光。
恨速:遗憾船行速度太慢。
皎:明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和诗人与自然情感交流的诗篇。诗中“城中安得山,无山安得诗”两句,直接点出了山水与诗歌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感情和依赖。接着,“我入五羊城,遂与山水辞”表明诗人进入了一片新环境,与山水开始了交流和对话。

“有镜不敢览,尘面我自知”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镜子和自己心灵的状态,暗示了诗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洞察与理解。接下来的“解维来归亭,山水奔相随”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水光动我巾,山色染我衣”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对诗人的影响,使其精神得到洗礼。随后,“舟行将一月,恨速不恨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时光能够停留以更好地享受山水之美。

最后两句“山云来未已,江月皎无滓”和“开怀放之入,出语颇似之”,则是诗人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接受并表达自然界的美好。全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艺术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七)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六)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

风鬟照玉镜,素练萦青屏。

我本山水客,澹无轩冕情。

尘中悔一来,事外怀孤征。

忽乘沧浪舟,仰高俯深清。

餐翠腹可饱,饮渌身顿轻。

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五)

澄潭涌暗晕,不风自成花。

回流如倦客,出门复还家。

江晴已数日,新涨没旧沙。

知是前溪雨,湿云尚横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四)

后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塞。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

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

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