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邓梓林

乔木森森说邓林,自从拱把至于今。

虽然本质生成美,全是乃翁培植深。

勿使杯棬戕所有,或容斤斧得而寻。

非材自愧沟中断,也有庭槐满地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高大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邓林的故事,从幼苗生长至今
虽然它们天生丽质,但全靠父亲般的培育才如此繁茂
不要让贪婪的欲望毁掉一切,或许能允许我们理性地修剪
若非自身足够优秀,难免会像沟中枯木,只有庭前槐树带来阴凉

注释

乔木:高大树木。
邓林:古代神话中的森林,比喻众多。
拱把:树干粗细,形容树已长大。
至于今:直到现在。
本质:天生的特性。
生成美:自然的美好。
乃翁:你的父亲,这里指培育者。
培植:精心培养。
杯棬:比喻贪婪或过度的欲望。
戕:毁灭。
斤斧:斧头,引申为修剪。
非材:不是栋梁之材。
沟中断:沟壑中的枯木,比喻被废弃。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满地阴:遮天蔽日的阴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赠邓梓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园艺劳动成果的赞美之情,以及他个人对于自然、艺术与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乔木森森说邓林,自从拱把至于今。虽然本质生成美,全是乃翁培植深。"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乔木之林,这些树木的成长归功于朋友邓梓林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照料。这里,“本质生成美”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自有其美,而“全是乃翁培植深”则突显出人工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劳动使之更加完善。

"勿使杯棬戕所有,或容斤斧得而寻。" 这两句诗告诫人们不要过度地去雕琢或破坏这些自然美景,而是应该保持和尊重它们原有的风貌。这里,“勿使”表达了禁止的意思,强调了对自然之物应持保留态度。

"非材自愧沟中断,有也庭槐满地阴。" 最后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景象,其中“非材自愧沟中断”意味着即便是那些不被认为有用的树木,也因为自己的断裂而感到羞愧;而“也有庭槐满地阴”则展现了庭院中的槐树因其繁茂而投下浓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劳动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赠陈梅垣

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

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

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

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无歌送张参政

一钱刘太守,也被一钱污。

今日公归去,一文钱也无。

临去受百纸,清哉杜大夫。

今日公归去,半张纸也无。

清献出蜀日,琴鹤与之俱。

今日公归去,琴和鹤也无。

东山船载月,皎洁如冰壶。

今日公归去,船中月也无。

问公何所有,所有与人殊。

只有一廉字,斯人百世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书永嘉嘉禾驿

老来倦跻攀,悠悠憩山侧。

层岚轶穹霓,纡萦困行客。

崖倾觉崄巇,径曲盘险迫。

石老枕云根,桥横界野色。

海峤吞暝晖,松标挂辰极。

残烟罩成幄,长波曳如帛。

天际鸟知还,溪涧鱼自适。

几忘物无我,虑淡意常寂。

泛观穹壤间,天亦局于迹。

荣华忽彫枯,俯仰逃今昔。

倾羲倏再旦,急轨等寄驿。

愚公果何为,老且欲移石。

形式: 古风

天问

鸿冥未判初,动静根已互。

阴阳无停机,一阖一辟户。

太虚本块气,无形何八柱。

四时自尔行,列星自尔布。

吾闻女娲氏,曾把五色补。

补处绝无痕,亦有未补处。

日无息不运,何处独阴雾。

有龙衔烛照,终日烧不住。

玉川子有言,日月作眼行。

应不外幽独,同此双眼睛。

彼何地而暗,乃假烛以明。

亦有无烛地,暗塞幽冥冥。

吾不解其故,苍苍徒具形。

试唤卢仝鬼,为我叩太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