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雨水润湿了读书人的衣物,上天深知你的才华并非虚假。
你还要翻阅五经的典籍,广泛涉猎百家之言。
临别之际,你的文章倾倒文坛,光彩如同使者的车驾。
傍晚的云彩随着你离去而消散,寒冷的树林在边关显得稀疏。
期待我们能朝夕相见,归期定在朝廷的玉阶之上。

注释

儒服:读书人的衣服,表示学者身份。
子虚:借指诗人的才华,虽未被世人广泛认可,但上天深知其真实。
五经笥:古代学人装书的竹箱,泛指儒家经典。
百家书: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表示博学多识。
文苑:文学界,比喻文人才子聚集的地方。
使车:使者所乘的车辆,这里比喻诗人的文章有影响力。
玉除:宫殿的台阶,象征朝廷或尊贵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开篇“雨露满儒服”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恩赐与文化滋润的双重意义,而“天心知子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深切理解的信念。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显示出对古籍的敬仰和渴望知识的态度,这是士人修身、求学的一种传统美德。接着,“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则描绘了一场温馨而隆重的送别仪式,文苑象征着丰富的文学成就,而“光华比使车”则形容了赠送之物的珍贵与送别之情的隆重。

诗中的“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抒写了一种离别时的萧索氛围,以及时间流逝、自然景象变化所带来的感慨。而结尾“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学问与友情的珍贵态度。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

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

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

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河流引关外,国用赡秦中。

有诏许其策,随山兴此功。

连云积石阻,计日安波通。

飞棹转年谷,利人胜岁丰。

言归汉阳路,拜手蓬莱宫。

紫殿赐衣出,青门酣酌同。

晚阳过微雨,秋水见新鸿。

坐惜去车远,愁看离馆空。

因思郢川守,南楚满清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适楚次徐城

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

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

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

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哭常徵君

万化一朝尽,穷泉悲此君。

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远年随逝水,真气尽浮云。

山闭龙蛇蛰,林寒麋鹿群。

伤心载酒地,仙菊为谁薰。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