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书记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

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

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

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

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战略决策从无失误,辞别天子立即披挂出征。
出生就为死亡而战,报效国家又能领兵征战。
在麒麟殿接受使命,参与骠骑营的策划和参谋。
短箫声中催促离别酒,夕阳下军队旗帜暂驻。
他的英勇足以抵挡千人,行走在风沙万里之中。
多年在朝廷任职,侯爵之印赠予这位书生文士。

注释

决胜:战略决策。
无遗策:没有失误。
辞天:告别天子。
起缨:立即披挂出征。
出身:出生。
殉死:为死亡而战。
报国:报效国家。
能兵:能领兵。
受命:接受使命。
麒麟殿:朝廷重要殿堂。
参谋:策划和参谋。
骠骑营:古代骑兵部队。
短箫:乐器。
别酒:离别酒。
斜日:夕阳。
驻前旌:军队旗帜暂驻。
义勇:英勇。
千夫敌:抵挡千人。
风沙万里:行走在遥远的沙漠中。
丹阙:红色宫阙,指朝廷。
侯印:侯爵之印。
锡:赐予。
书生:文士。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一位将要离去的朋友郑书记的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其英勇无畏和忠诚奉献精神的赞赏。从内容来看,诗中的“决胜”、“辞天”等用语,体现了郑书记即将踏上战场、决心报效国家的心志。同时,“出身唯殉死”则显示了其不畏牺牲、愿为国捐躯的壮志。而“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一句,则描绘了郑书记即将接受命令,参与军事筹划的重要场景。

诗中还运用了一些细腻的情感描写,如“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通过对告别时刻的描述,传达了友人之间不舍得分离的情感。接着,“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则展现了郑书记的英勇和远征所经历的艰难。

最后,“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一句,预示着郑书记未来的荣耀和可能获得的爵位与功绩。整首诗通过对郑书记将要面临的战场生活和其英雄气概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留恋,展现了作者钱起对朋友的深切祝愿和赞美之意。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族侄赴任

林下不成兴,仲容微禄牵。

客程千里远,别念一帆悬。

欲欢卑栖去,其如胜趣偏。

云山深郡郭,花木净潮田。

坐啸帷应下,离居月复圆。

此时知小阮,相忆绿尊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

若非君敏德,谁镇洛阳城。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纶言动北斗,职事守东京。

郑履下天去,蘧轮满路声。

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

肃肃保釐处,水流宫苑清。

长安日西笑,朝夕衮衣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

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

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

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