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夜景的图画,诗人独自坐在未关闭的门前,面对着清冷的霜空。眼望极处,是故乡那轮明月,而溪流两岸,则是被寒风吹拂的草木。远处传来了樵夫砍柴的声音,它在山岭间回荡;同时,也能听见云中飘渺的僧侣之语。这一切都映照出诗人对归期的迫切期待,但却只能听到边塞上传来的鸿鹄之声,凄凉而又孤寂。
诗中通过对夜色、月亮、草风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秋山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樵夫的声音和僧侣的低语,又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趣。而萧萧的边塞鸿鹄声,更是加重了诗人归乡心切却不得的哀愁。整首诗通过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世界。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浥霜欺不受侵。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
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
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燕台基壤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
兵革未销王在镐,桑蚕临熟客还家。
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