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浥霜欺不受侵。
诗人在秋夜的旅舍中,独自吟咏,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土的情思。西风轻拂,使得他更加怀念那边的山峦。三年的漂泊,感觉像半年那样短暂而已,却又像客人般在异乡流转。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他心中却不知那砧声从何处传来。
渔舟上的歌唱杂乱无章,沿着河岸与归巢的鹭鸶交织在一起。而高空中雁鸣的声音冷厉且低沉,那声音似乎深藏于云层之中。诗人平生只有那坚固不屈的松树为伴,它不受任何外界侵蚀,任凭露水和霜冻来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他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坚守。通过西风、木叶落、月明、雁声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
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
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燕台基壤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
兵革未销王在镐,桑蚕临熟客还家。
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
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丘?
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诸侯。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
炎方好将息,卑湿旧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