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喜雨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病体初愈,在窗下感受到雨水带来的清凉与生机,心情愉悦的情景。
首句“病身窗下兀然苏”,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病后在窗边感受到的新生之感,仿佛生命重新焕发生机。接着,“屋溜幢幢势若驱”一句,通过描写屋檐滴落的雨滴,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密集与力量,仿佛它们正有条不紊地奔向大地。
“坐喜炎埃随洗濯,立看生意上焦枯”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之情。雨水不仅洗净了炎热的尘埃,也滋润了干涸的土地,带来了生命的活力。诗人坐在窗前,看着雨水洗涤万物,心中充满了喜悦。
“论功合有人调鼎,受赐还同天雨珠”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感激之情。他认为雨水不仅滋养了大地,也如同调和万物的调味品,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雨水的降临也像是上天的恩赐,如同珍贵的珍珠一般宝贵。
最后,“孤负明时无好策,漫将诗句和童雩”两句,流露出诗人虽身处盛世却未能贡献良策的遗憾。他只能以诗歌来表达对雨水的喜爱与感激,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雨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