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

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

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

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青门外骑马尽情驰骋,回来时却满心惆怅已嫌太迟。
可能已经错过了唐昌的玉蕊花期,但仍将在崇敬牡丹的时节到来。
短暂游玩仍怀念崔前辈,想要醉倒前先邀请李拾遗。
剩下的半个月薪俸,不用来作口粮,只够买酒钱。

注释

青门:汉代长安城的东门,这里泛指京城。
走马:骑马疾驰。
心期:内心的期望或约定。
惆怅:失落,伤感。
校迟:比较晚,延误。
唐昌:地名,以产玉蕊花著名。
玉蕊:一种珍贵的花。
崇敬:尊崇,敬仰。
牡丹:花名,象征富贵。
崔先辈:对崔姓前辈的尊称。
李拾遗: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号,此处为友人代称。
芸香:古代藏书常用香料,这里代指俸禄。
酒赀:买酒的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中的点滴享受。诗中“青门走马趁心期”表现出急切的心情,仿佛在说时间不等人,而“惆怅归来已校迟”则透露出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感。

“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中的“玉蕊”指的是美好的事物,“牡丹”则是花中君子,是珍贵和尊贵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依然怀有崇敬之心。

“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中的“崔先辈”和“李拾遗”都是诗人的好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时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想要与之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心情。

最后,“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则是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但是诗人仍然沉浸于那些美好的记忆中,不愿意让这些美好的时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选择用酒来庆祝和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美好事物以及生活乐趣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温文尔雅且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瞬间的风格。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算外有馀钱。

携将贮作丘中费,犹免饥寒得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喜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自题

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

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

傍看应寂寞,自觉甚逍遥。

徒对盈尊酒,兼无愁可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