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二)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天上的麒麟怎会混入凡尘,笼中的翡翠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谁曾想,昨晚在香闺之中,还有人在偷偷哭泣,独自承受悲伤。

注释

天上:比喻高贵或稀有之物。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混尘:混入尘世,比喻陷入世俗或困境。
笼中:被束缚或限制。
翡翠:绿色宝石,此处可能象征珍贵或美丽的人或事物。
不由身:不能自主,不由自己控制。
昨夜:指过去的一晚。
香闺:精致的女子闺房,代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偷啼:偷偷哭泣,暗自伤心。
暗别:私下里、秘密地分别,可能指分离或情感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留念。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将麒麟(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和翡翠(珍贵的玉石)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脱俗的向往。麒麟在天上,不被尘世所染污;笼中之鸟,即使是美丽的翡翠,也因囿禁而失去了自由自在的本性。

"那知昨夜香闺里,"

这句转换了情境,从对高洁的追求转向对温馨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提及“昨夜”,表达了一种回忆和感慨之情,而“香闺”则是对室内温暖环境的生动写照。

"更有偷啼暗别人。"

最后一句,诗人透露了一个细腻的情节:在那温馨的夜晚,有鸟儿在黑暗中悄悄地鸣叫,与世隔绝地进行着告别。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即使是在分别中也依然关心对方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世间美好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三)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