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遇梅花之作

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乡肠欲断。

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

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

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

此鸟衔花胡姬前,胡姬见花知我怜。

千说万说由不得,一夜抱花空馆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边的梅花洁白如雪,勾起我思乡之情肝肠寸断。
摘下一枝握在手心,却无人能将这份情意传递给远方的爱人。
希望青鸟能叼着这花,向西直飞送到我的家。
异国的女子正在窗前,独自织着带黄浅绿的纱。
当这只鸟把花带到胡姬面前,胡姬看见花便知我心中的怜爱。
千言万语难以言表,只能一夜抱着花在空荡的房间中入眠。

注释

江畔:江边。
梅花:冬季开花的梅树。
白如雪:形容梅花非常白。
思乡:思念家乡。
肠欲断:形容极度悲伤。
摘得:摘取。
一枝:一支,这里指一枝梅花。
手中:手里。
无人:没有别人。
金闺:这里比喻远方的家或爱人。
愿得:希望得到。
青鸟:神话中能传递信息的神鸟。
西飞:向西飞翔,指向诗人的家乡方向。
送:送达。
胡姬:古代对西域或北方异族女子的称呼。
临窗下:靠近窗户的地方。
独织:独自纺织。
留黄浅碧纱:带有黄色和浅绿色的纱布。
此鸟:这只鸟,指青鸟。
见花:看到花。
知我怜:知道我对她的怜爱之情。
千说万说:说了许多次。
由不得:无法控制,忍不住。
抱花:抱着花。
空馆眠:在空旷的房间里睡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畔偶见梅花,触发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梅花如雪般白,使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遥远的家。诗中“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这支梅花,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却无人可以分享。

接下来的两句“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情。诗人希望有仙鹤能够将这支梅花带回家乡,让远方的人也能感受到他的思念。

最后两句“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此鸟衔花胡姬前,胡姬见花知我怜”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胡姬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女子,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通过梅花这一季节性元素,抒发了诗人的乡愁和个人情感,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作品。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

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

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

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形式: 古风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刺飞鹅鸧。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行军诗二首(其一)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行军诗二首(其二)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

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

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