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

妙景非声亦非色,非色岂应容粉饰。

东坡妙用遍虚空,大地山河等儿剧。

简斋有句添蛇足,雨抹晴妆要娱客。

黄妃塔边净相寺,破屋荆榛十年事。

雅师办得一片心,化出宝坊全体备。

杰阁巍巍尊大士,我欲名之无尽意。

更拈蛇足扁东偏,与师饷客为客地。

东坡仙去可无诗,客来了此一段奇。

未雨未晴烦举似,非鬼非仙竟是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妙景,非声非色,不需任何粉饰,自然流露出其独特之美。东坡先生的妙用遍布虚空,将大地山河视为一场儿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简斋的诗句虽好,却像是在画蛇添足,为了娱乐客人而过分修饰。黄妃塔边的净相寺,历经十年荒废,如今在雅师的努力下焕然一新,化腐朽为神奇,展现出宝坊的完整面貌。杰阁巍峨,尊奉大士,雅师希望以“无尽意”为其命名,表达对大士无尽智慧的敬仰。

诗人在阁名之后,又增添了一个扁榜,不仅满足了雅师的心愿,也为来访的客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体验。东坡仙人虽已离去,但他的诗篇依然流传,让来访者在此感受到一段奇妙的经历。最后,诗人以未雨未晴的景象,邀请读者思考:这妙景究竟是非鬼非仙,究竟是何物所造?整个诗篇充满了对自然、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为寄

圣门教人亦多术,由也升堂未入室。

颜虽在寝犹仰高,火就水流随燥湿。

但见终日不违愚,岂知庶几介如石。

陶溪昨以崇名斋,欲予隶古诗记实。

今晨忽见转庵作,名与诗高同起日。

崇斋少学用心苦,晚乃一扫科举习。

霜降自然知水落,道损都忘为学益。

一从崇卑悟师说,心已沈酣全体易。

书扁外和转庵诗,不待形容有润色。

忆昨尊公期类予,似我颛愚有何获。

老惭才衰惟钝迟,感君肯赴同襟期。

闭关却埽门植榆,不妨倡和来埙篪。

形式: 古风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

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

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

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睢。

席誇禄儿李裴和,助桀为虐几乘危。

趣之使乱果为谁,张巡庙哭祇涕垂。

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

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

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饼方效奇。

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

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

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

形式: 古风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

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

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

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

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

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

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

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

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要褰赤帷。

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自舞山折枝。

有客忽传巫山高,长安不复纸价低。

阳台从昔誇词赋,大夫无乃姑戏嬉。

山川合因云雨祀,神明何得亵渎为。

牵牛织女誇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

三复新诗有如此,尽洗遗恨从今兹。

蜀道虽云在天上,政誉巳逐诗声驰。

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好丑东西施。

愿君沧溟恢宇量,听彼瓶罂居井湄。

已为下户蠲逋赋,更要全蜀俱信眉。

长安父老久延颈,关外饟馈宽张颐。

寂寞恐有玄尚白,留落得无素染缁。

规模久矣欣济济,民俗定尔臻嘻嘻。

公归得政公何疑,勿为风月镌峨嵋。

归来要续峿溪颂,已赋中和宣布诗。

形式: 古风

听刘念九丈二姬歌所和醉时歌明日亦次韵送似时已三鼓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

老去英雄髀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

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

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

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

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

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

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