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

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

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

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睢。

席誇禄儿李裴和,助桀为虐几乘危。

趣之使乱果为谁,张巡庙哭祇涕垂。

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

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

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饼方效奇。

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

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

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次韵转庵读中兴碑》,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诗中提到“千秋金镜唐元龟”,以金镜比喻历史的公正与洞察力,暗示唐朝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过去的真相。接着,“苞桑镜见龟灼知”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警示作用,如同观察龟壳上的灼痕,预示着未来的变故。

“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点明了女性统治者可能带来的灾难,以及天宝之乱对国家的严重威胁。随后,“九龄早悟绸缪诗”赞扬了李林甫的远见卓识,但“其奈哥奴基棼丝”表达了即使有预见也难以改变命运的无奈。

“外人何得与家事”反映了外部势力对内部事务的影响,“旋闻潜纳河洲睢”则暗示了秘密的阴谋和背叛。接下来,“席誧禄儿李裴和”讽刺了那些在关键时刻选择袖手旁观或助纣为虐的行为。

“趣之使乱果为谁”提出疑问,探讨了导致混乱的责任归属。“张巡庙哭祇涕垂”表达了对忠臣张巡的哀悼和敬仰。而“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则批评了高仙芝的短视行为。

“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指出不应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一人,同时赞扬了张垍的先见之明。“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饼方效奇”描述了宫廷生活的艰难,以及食物的珍贵。

最后,“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揭示了复杂事件背后隐藏的动机。“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表达了对历史评判的复杂性,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维持正义的困难。“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以自然界的形象比喻人物的品质,赞美了他们的坚韧和高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分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忠诚、牺牲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公正性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

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

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

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

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

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

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

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

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要褰赤帷。

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自舞山折枝。

有客忽传巫山高,长安不复纸价低。

阳台从昔誇词赋,大夫无乃姑戏嬉。

山川合因云雨祀,神明何得亵渎为。

牵牛织女誇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

三复新诗有如此,尽洗遗恨从今兹。

蜀道虽云在天上,政誉巳逐诗声驰。

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好丑东西施。

愿君沧溟恢宇量,听彼瓶罂居井湄。

已为下户蠲逋赋,更要全蜀俱信眉。

长安父老久延颈,关外饟馈宽张颐。

寂寞恐有玄尚白,留落得无素染缁。

规模久矣欣济济,民俗定尔臻嘻嘻。

公归得政公何疑,勿为风月镌峨嵋。

归来要续峿溪颂,已赋中和宣布诗。

形式: 古风

听刘念九丈二姬歌所和醉时歌明日亦次韵送似时已三鼓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

老去英雄髀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

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

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

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

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

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

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

形式: 古风

田家秋日词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

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

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

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閒未得。

形式: 古风

晚田黄雀词

黄雀不知来处所,或云海化或蛰土。

秋至晚田拾禾黍,投身不知入罔罟。

十中八九不计数,黄雀之死孰怜汝。

汝不如搏谷并布谷,又不能快活催麦熟。

农夫辛苦耕,无功食其禄。

无功尚可那无厌,腹饱果然犹不足。

呜呼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时安在今时出。

安得山间野谷生石田,与汝饱死终天年。

黄色雀,还可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