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

道流迹异人共惊,寄向画中观道情。

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澹然无所营。

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

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

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埽。

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

盻睐方知造境难,象忘神遇非笔端。

昨日幽奇湖上见,今朝舒卷手中看。

兴馀轻拂远天色,曾向峰东海边识。

秋空暮景飒飒容,翻疑是真画不得。

颜公素高山水意,常恨三山不可至。

赏君狂画忘远游,不出轩墀坐苍翠。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家踪迹奇异众人皆惊叹,寄情于画中品味道的意境。
为何万物都从心中生出,而心却淡然不为任何事物所动。
手持笔,脚踏节奏,展开绢布挥洒墨水,美艳绝伦。
石纹如急促管弦点点催促,云的姿态缓缓挥洒如同悠扬歌声起。
音乐、畅饮、醉意更添狂放之妙,山峰密集如雨横扫而过。
尺幅之间波澜壮阔意境无限,山岭峻峭之势似要倾倒。
凝视方知创造境界之艰难,超越形象神会非笔力所能及。
昨日在湖上见识了奇妙景象,今日在画卷中再次舒展眼前。
兴起时轻轻一抹染就天边色彩,仿佛曾在东海之滨相识此景。
秋日天空傍晚景色飒飒呈现,反而让人疑惑这是真景无法描绘。
颜公向来推崇山水之趣,常遗憾无法亲临三山仙境。
欣赏你的狂放画作忘却远游,不离庭阶便能置身青翠之中。

注释

道流:指修道之人。
迹异:行为与众不同。
人共惊:大家都感到惊奇。
寄向画中:通过绘画寄托情感。
观道情:体会道家的情感与哲理。
如何:为什么。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自心出:源自内心。
澹然:平静淡泊的样子。
无所营:没有什么追求。
手援毫:手持毛笔。
足蹈节:脚步随着节奏移动。
披缣:展开画布。
洒墨:挥洒墨水。
丽绝:极其美丽。
石文:石头上的纹理。
乱点:随意点缀。
急管:快速的音乐节奏。
云态:云的形态。
徐挥:慢慢挥洒。
慢歌发:伴随着慢歌展开。
乐纵酒酣:音乐、畅饮达到高潮。
狂更好:更加狂放且美妙。
攒峰若雨:山峰密集如雨点般。
纵横埽:肆意挥洒。
尺波澶漫:画面中的波浪广阔无边。
意无涯:意境深远。
片岭崚嶒:单个山岭险峻。
势将倒:似乎要倾倒下来。
盻睐:仔细观看。
造境难:创造这样的意境很难。
象忘:超越具体的形象。
神遇:精神上的相遇。
非笔端:不是笔力所能达到的。
昨日幽奇:昨天见到的奇妙景色。
湖上见:在湖面上看到的。
今朝舒卷:今天在画卷中展现。
兴馀:兴趣之余。
轻拂:轻轻描绘。
远天色:远方的天色。
峰东海边:可能指特定的名胜之地。
秋空暮景:秋天傍晚的景色。
飒飒容:飒飒作响的样子。
翻疑是真:反而怀疑是真的。
画不得:难以用画表现。
颜公:指某位姓颜的古人,可能热爱山水。
素高:一向崇尚。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
不可至:无法到达。
赏君狂画:欣赏你的狂放画作。
忘远游:忘记了远行游览。
不出轩墀:不必离开庭园。
坐苍翠:就能坐享青山绿水之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技法,以及观者对其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诗中充满了对中国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上的高度评价。

"道流迹异人共惊,寄向画中观道情"表达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心得,以及通过画作传递出的精神世界。

"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澹然无所营"则展示了画家的内心世界之丰富和宁静,万物皆由心中生发,但其心境却是清净无为的。

接下来的几句"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描绘了画家的创作状态和技巧,以及笔触之轻重、墨色之干湿的变化。

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如"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埽。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展现了画家在笔墨运用上的自由和奔放,以及山水之美的无限延伸。

接着,诗人提到"盻睐方知造境难,象忘神遇非笔端。昨日幽奇湖上见,今朝舒卷手中看",表达了对画家创作能力的赞叹和自己的观赏体验,以及对作品的不断欣赏和发现。

最后几句"兴馀轻拂远天色,曾向峰东海边识。秋空暮景飒飒容,翻疑是真画不得。颜公素高山水意,常恨三山不可至"表达了诗人对作品的欣赏之情,以及对画家颜真卿山水画风格的认可和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诗人与画家的精神交流,是一篇集鉴赏、感悟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

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

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

峭茜瞩仙岭,超遥随明牧。

知公爱澄清,波静气亦肃。

已见横流极,况闻长鲸戮。

中洲暂采蘋,南郡思剖竹。

向夕分好风,飘然送归舳。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鍊师昼会二上人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

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

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