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三)

初见即我赠,东京博雅堂。

再见复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时牵龙尾,浓磨发精光。

恍惚金漆交,相与游翰场。

间或展骚轴,熟玩题芬芳。

嶙峋骨鲠语,犹能动刚肠。

触物即君感,感物复君伤。

藏之不敢轻,于以无君忘。

嗟嗟岂无朋,知心鲜其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初次相见,我便赠予你,这是东京博雅堂的记忆。
再次相逢,我们共享和煦时光,北窗下梅花绽放的篇章。
这物件虽在,人却已逝去。
有时忆起,仿佛龙尾牵引,珍贵的记忆闪耀光芒。
如同金色漆器交融,我们在文学的世界共游。
偶尔翻开你的诗卷,细细品味,香气四溢。
你的话语犀利如嶙峋的骨头,直击人心。
每触碰事物,都让我想起你,感伤随之而来。
我珍藏这些,不敢轻易触动,以此永记你的存在。
唉,虽然有朋友,但知心的却少之又少。

注释

初见:初次相遇。
赠:赠送。
东京博雅堂:可能指代某处文化或记忆之地。
再见:再次相见。
北窗小梅章:可能是描绘场景或诗集的名字。
亡:去世。
龙尾:比喻珍贵的事物。
精光:光芒。
翰场:文学领域。
骚轴:诗卷。
芬芳:诗文的香气,引申为诗意。
嶙峋骨鲠语:直言不讳、犀利的语言。
刚肠:刚毅的心肠。
触物:触景生情。
无君忘:不会忘记你。
朋:朋友。
鲜其当:很少遇到合适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诗《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三)》是陈淳所作,表达了对故友李友叔的深深怀念。诗人以初次见面赠送的礼物——东京博雅堂的物品为引子,回忆两人过往的交往,尤其是北窗下共赏小梅的情景。物在人亡,诗人感慨万分,将这份珍贵的记忆比作金漆交辉,他们在翰墨场中的互动仿佛历历在目。

诗人偶尔翻阅友人的诗卷,回味其文字间的芬芳,感受到友人言辞中的骨鲠之气,这触动了他的内心,既感动又感伤。他珍藏这些诗篇,以此铭记友人,表达对知己的深深怀念。最后,诗人感叹世间知心朋友难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友情的深沉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二)

君资盖清湛,君气亦温暇。

厌渠市利嚣,向我访清洒。

卑渠世学陋,就我咨纯雅。

肺肠无胶轕,襟怀悉倾写。

谈义信即笃,不以吾言野。

箴过听益敬,不以吾为讶。

授之关洛编,昼夜阅不舍。

窃喜得良朋,可与结仁社。

同驱入德车,共策适善马。

胡此会乖违,使我闻陋寡。

嗟嗟今而后,讵见斯人者。

形式: 古风

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一)

君居郭之东,我馆亦东郭。

君已素我心,我未一君目。

时初丙辰秋,一见洞轩腹。

君即就我眠,我亦共君读。

历代故史编,皇家新典牍。

我猎未暇精,君记抑何博。

寒灯窗窍红,明月庭阴绿。

君举口不休,我听膝屡促。

忆从半载馀,丽泽情方熟。

胡为一别后,终天诀遽作。

嗟嗟怀若人,重搅我心曲。

形式: 古风

丙辰十月见梅同感其韵再赋

霜枝秃秃瘦,孤英自中鲜。

出尘寒玉姿,熟视何清妍。

端如仁者心,洒落万物先。

浑无一点累,表里俱彻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仙霞岭歌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

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

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

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

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誇。

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

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

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

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