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

国富民安后,修成体属乾。

凝神归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浑无碍,升腾任自然。

九年功满日,独步大罗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国家富强安定之后,完成修养与天道相合。
集中精神追求玄妙的道法,保持一心一意守住丹田。
来去自如毫无阻碍,修炼过程顺其自然。
九年的苦修即将圆满,那时我将独自步入仙界。

注释

国:国家。
民:人民。
安:安定。
后:之后。
修:修炼。
成:完成。
体:身体。
属:归属。
乾:天乾,象征天道。
凝:凝聚。
神:精神。
归:回归。
妙:玄妙。
道:道法。
抱:保持。
一:一心一意。
守:守住。
丹田:人体内的能量中心。
去:离开。
住:停留。
浑:完全。
无碍:无障碍。
升腾:提升。
任:任由。
自然:自然而然。
功:功夫,修炼成果。
满:圆满。
日:时候。
独步:独自前行。
大罗仙:道教中的神仙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达到国家富强、民众安宁后,开始致力于个人的精神修炼和内丹实践。"凝神归妙道"表明其心灵的归宿是追求高深莫测的道法;"抱一守丹田"则说明其采取了道家内丹术中的抱元守一,守住生命之根本的修炼方法。这两句彰显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生命本源的守护。

"去住浑无碍"意味着在这样的修炼中,来去自如,不再受世间纷争的束缚;"升腾任自然"则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之道的情怀。这两句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最后两句"九年功满日,独步大罗仙"说明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其内功已臻化境,能够像神仙一样独立行走于世间。这里的"大罗仙"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界或仙人,暗示诗人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与神通之境相接近的地步。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在和永恒生命的意境,是一首具有深厚道家思想的诗篇。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

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火记六百篇

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形式: 古风

见物便见心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

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

若生知识解,却成颠倒见。

睹境能无心,始见菩提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石桥歌

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

桥下涧水彻昆崙,山下有泉香馥郁。

吾居山内实堪誇,遍地均栽不谢花。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

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濛濛。

二兽相逢斗一场,玄味隐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

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声声教仔细。

可煞醉后没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

仰观造化工夫妙,日还西出月东归。

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

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

黄金屋,白玉椽,玉女金童日侍前。

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罗万象现无边。

无昼夜,要绵绵,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

木生火,金生水,水火须分前后队。

要辨浮沉识主宾,铅银砂汞方交会。

有刚柔,莫逸意,知足常足归本位。

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

此个事,好推理,同道之人知此义。

后来一辈学修真,只说存养并行气。

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变阳体。

学道人,去思已,休问旁门小法制。

只知目下哄得人,不觉自身暗憔悴。

劝后学,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

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

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

在生若不学修行,未必来生甚胎里。

既有心,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负道心人,令我三涂为下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