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歌

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

桥下涧水彻昆崙,山下有泉香馥郁。

吾居山内实堪誇,遍地均栽不谢花。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

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濛濛。

二兽相逢斗一场,玄味隐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

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声声教仔细。

可煞醉后没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

仰观造化工夫妙,日还西出月东归。

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

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

黄金屋,白玉椽,玉女金童日侍前。

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罗万象现无边。

无昼夜,要绵绵,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

木生火,金生水,水火须分前后队。

要辨浮沉识主宾,铅银砂汞方交会。

有刚柔,莫逸意,知足常足归本位。

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

此个事,好推理,同道之人知此义。

后来一辈学修真,只说存养并行气。

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变阳体。

学道人,去思已,休问旁门小法制。

只知目下哄得人,不觉自身暗憔悴。

劝后学,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

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

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

在生若不学修行,未必来生甚胎里。

既有心,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负道心人,令我三涂为下鬼。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家原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
桥下涧水清透昆仑,山下泉水香气浓郁。
我居深山实在夸耀,满地花开永不凋谢。
山北洞穴藏猛虎,出洞咆哮生风云。
山南潭底潜蛟龙,腾云降雨山蒙蒙。
两兽相遇斗一番,深藏玄机皆吉祥。
美景令人欣喜,独自饮酒陶醉中。
醉中弹奏无弦琴,琴音声声教人细听。
醉后无人知,昏昏沉沉如痴人。
感叹造化之工巧,日落西山月东升。
天地循环自然理,五行相生又相克。
识得阴阳颠倒处,金丹修炼归洞天。
黄金白玉装饰居,仙童仙女侍左右。
星辰罗列无边际,万物森罗尽显现。
不分日夜要连绵,周天变化火候全。
金丹奥秘何处寻?师传水中铅的秘密。
木生火,金生水,炼丹顺序要分明。
辨别轻重主宾位,铅银砂汞方能合。
刚柔并济勿忘本,知足者常乐归原位。
众神共庆太平年,那时国泰民安乐。
此事深奥需推敲,同修者方能领悟。
后辈修真只谈气,存养身心是关键。
修行就在眼前易,得益者难以言表。
先除病痛增寿数,炼丹转化阳刚体。
学道人应忘私欲,勿信旁门小法术。
只图眼前骗人多,自己却憔悴消瘦。
劝告后来者,切勿轻易离家。
真道近在咫尺,不在千里之外。
勿拖延,勿贪婪,速寻师以悟真谛。
今世若不修行,来世命运未可知。
有志者当始终如一,人生大事唯生死。
若苍天负我诚心,让我堕入三途苦海。

注释

石桥北:桥的北边。
森古木:茂密古老的树木。
涧水:山涧中的溪水。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高山。
泉香馥郁:泉水香气扑鼻。
穴中藏猛虎:山洞里藏着猛虎。
腾云降雨:腾云驾雾降下雨水。
玄味:深藏不露的奥秘。
醺醺醉:微醉状态。
无弦琴:象征性或想象中的琴。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
金丹:道教修炼的神秘丹药。
水中铅:炼丹术语,可能指金属铅。
三涂:佛教中的地狱之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自然环境和修炼之地,诗人自诩其居住的地方风光旖旎,山清水秀,桥下涧水流向远方,山下泉水甘美。诗中的“吾家本住石桥北”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空间背景,是一个隐逸的山林之地。

在这片仙境中,不仅有自然景观,还有猛虎和蛟龙,二者相斗,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力。诗人居住于此,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自得其乐,饮酒作乐,弹无弦琴,沉浸在这种仙境之中。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道法修炼,谈及五行八卦、阴阳变化等道家理念,以及金丹妙诀和修真养性。诗人似乎在劝导后学者要坚持不懈地修炼,不应贪图眼前功效,要寻找真正的师承,认清内外之分,否则难以达到道法的终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和修炼理念。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至善至美境界的愿望。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心是佛颂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形式: 古风

宝月

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国清光无障碍。

收之不聚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

彼非远兮此非近,表非外兮里非内。

同中有异异中同,问你傀儡会不会。

形式: 古风

性地颂(其三)

视之不可见其形,及至呼之又却应。

莫道此声如谷响,若还无谷有何声。

形式: 七言绝句

采珠歌

贫儿衣中珠,本自圆明好。

不会自寻求,却数他人宝。

数他宝,终无益,只是教君空费力。

争如认取自家珍,价值黄金千万亿。

此宝珠,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

从来不解少分毫,刚被浮云为障碍。

自从认得此摩尼,泡体空花谁更爱。

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

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

任你尘嚣满眼前,定慧圆明常自在。

不是空,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

六通神慧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

见即了,万事毕,绝学无为度终日。

怕兮如未兆婴儿,动止随缘无固必。

不断妄,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

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

心若不生法自灭,即知罪福本无形。

无佛修,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

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牛论生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