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道中杂咏三首(其三)

漠漠烟村一笛风,溪山都在夕阳中。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

暝投山寺凭虚阁,隐耳犹听响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上饶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流露。

首句“漠漠烟村一笛风”,以“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村庄,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而“一笛风”则在静谧中添了一丝悠扬的音乐感,仿佛是大自然的和谐之音。接下来,“溪山都在夕阳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水之间,让整个画面显得温暖而柔和,展现出一幅典型的山水田园风光图。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这两句通过对比色彩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动态美。远处的天空呈现出一片碧绿,而山头则渐渐被一抹红霞染红,这种色彩的渐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这两句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通信不便的无奈。诗人即将接近闽岭,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又因无法及时传递书信而感到遗憾和痛苦,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最后,“暝投山寺凭虚阁,隐耳犹听响暮钟”,诗人夜宿山寺,倚靠在空旷的阁楼之上,虽然外界的喧嚣已消散,但耳边仍能听到悠远的暮钟声。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平静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过鹅湖留赠昌长老二首(其一)

云山深处到鹅湖,万木森森一径纡。

日落风高钟倍响,烟寒林暝鸟相呼。

宗风振起人能继,祖道流传德不孤。

须信山林真隐地,纷纷朝市更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过鹅湖留赠昌长老二首(其二)

谪宦去为剑浦吏,税驾且作鹅湖游。

沈沈梵宇殿阁古,寂寂胜地林泉幽。

祖师道场谁继嗣,妙峰德云真比丘。

夜寒灯下接软语,却恨行客难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昌老询予来历以诗答之

休问西来意,吾行日向南。

悽悽达磨忏,历历善财参。

旧事已不忆,新交宁易谈。

维摩本无语,非是学三缄。

形式: 五言律诗

题石井慈济泉二首(其一)

谁将石洞当泉池,馀溜溅溅落水陂。

山骨凿开苍玛瑙,云腴凝贮碧琉璃。

龟浮水面寒光动,竹舞岩端翠影垂。

泉石幽奇天下少,秘藏休使北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