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公安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赞美。首句“野旷吕蒙营”设定了一种荒凉古迹的氛围,吕蒙营是一处历史遗迹,通过这个景象引出了下文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思。“江深刘备城”则是对三国时期刘备屯兵之地的一种描绘,通过“深”的字眼增添了一份雄伟与壮观。
第三句“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不仅写出了季节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里的“寒天”暗示了时光易逝,“日短”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风浪与云平”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接下来的“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洒落君臣契”指的是历史上的忠诚盟誓,“飞腾战伐名”则是那些英勇事迹留下的声名。
最后两句“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诗人通过对当下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维舟倚前浦”中,“维舟”即停泊之船,通过这个静态画面凸显出一种停留与回望。末句“长啸一含情”,诗人在此地长啸(长时间的叹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感怀,以及对英雄时代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
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
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稻穫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
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