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一)

扊扅炊罢补麻衣,习取禁寒抗老饥。

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外出后,独自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生活场景。通过“扊扅炊罢补麻衣”这一细节,展现了她勤劳持家的一面。接着,“习取禁寒抗老饥”一句,表达了她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则以典故暗喻,即使面对生活的不易和外界的误解,她也依然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不因外界的眼光而改变自我。整首诗细腻地刻画了女性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如何在困境中展现自我价值与尊严,充满了对女性坚韧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二)

求人谀鬼果何为,翻忆谋亲入仕时。

寄谢韩公莫相挽,山妻元不解啼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三)

伦理天生有自然,莫言家累损清閒。

何人会我图中意,说似阳城与鲁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四)

诸生课罢弄烟霞,纺绩乘閒为煮茶。

白鹿高风有谁继?草堂贫女晦庵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雨中闻云溪不在

灯火幽窗拟对谈,十年不到二龙潭。

白云吹作山前雨,应报高僧不在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