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高高的楼阁直逼天际,登上去仿佛接近了太阳。
晴朗时能眺望到无数树木,忧愁中却只见五陵城的烟雾。
栏杆外可以俯视低伏的秦岭,窗口里又仿佛嵌入了小渭川的景致。
早知追求心灵的纯净与道理,常常希望能侍奉佛祖金仙。

注释

高阁:指很高的楼阁。
逼:接近。
诸天:指天空,诸指众多,天即天空。
登临:登上去,到达。
日边:比喻靠近太阳,形容位置极高。
晴开:在晴朗时展开视野。
万井树:形容极多的树木,井是古代居民聚居单位,代指村落,万井形容数量极多。
愁看:忧郁地看,带有一种哀愁的情绪。
五陵烟:五陵指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这里泛指京城附近,烟指烽火或炊烟,象征繁华或战乱。
槛外:栏杆外面。
低:显得低矮。
秦岭:中国中部的山脉,横贯陕西南部。
窗中:窗户里面,此处指从窗户看出去。
小渭川:渭河的支流,这里用以形容景色如画。
蚤知:早就知道,蚤同早。
清净理:指佛教或道教中追求的心灵纯净和宇宙真理。
常愿:一直希望。
奉:侍奉,尊崇。
金仙:佛的别称,这里泛指佛或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阁楼,几乎触及天际,俯瞰之下可以接近日边。晴朗的天气中万井(古地名)的树木一览无余,而对远处五陵(指长安城郊以东的汉朝诸帝陵墓)升起的烟雾却充满了愁思。诗人通过窗棂看到秦岭的轮廓,以及窗内流过的小渭川,表达了一种清净而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愿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向往清净无为的生活哲学,以及对道家金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意象丰富的语言构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美好心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登凉州尹台寺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一)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

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

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二)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

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

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