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阁楼,几乎触及天际,俯瞰之下可以接近日边。晴朗的天气中万井(古地名)的树木一览无余,而对远处五陵(指长安城郊以东的汉朝诸帝陵墓)升起的烟雾却充满了愁思。诗人通过窗棂看到秦岭的轮廓,以及窗内流过的小渭川,表达了一种清净而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愿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向往清净无为的生活哲学,以及对道家金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意象丰富的语言构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美好心境。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
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
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
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