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咏五首(其一)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沈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翻译

阮籍虽然隐居不出,但他的见识深刻,洞察力也很强。
他沉醉于酒似乎是在掩藏自己的才智,而他的言辞中常常暗含讽刺。
他长啸仿佛在怀念着什么人,超越礼俗的行为令众人惊讶。
世事变迁无法评说,走到绝境怎能不悲痛。

注释

阮公:指阮籍,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
沦迹:隐居不出,不显露自己的行迹。
识密:见识深远,心思缜密。
鉴亦洞:洞察力很强,看问题透彻。
沈醉:深深地沉溺于酒醉之中,也比喻沉浸在某种情绪或状态里。
埋照:埋没才华,隐藏自己的光辉。
寓辞:寄托在言辞中的意思,暗含之意。
托讽:通过言外之意进行讽刺。
长啸:发出悠长的声音,常用来表达情感,如怀才不遇或思念之情。
若怀人:好像在怀念某个人,也可能是指怀念过去或理想的状态。
越礼:超越常规的礼法行为。
自惊众:自然会引起众人的惊讶或非议。
物故:事物的变化,世事的变迁。
不可论:难以用言语评论或解释清楚。
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艰难,无路可走。
能无恸:怎能不感到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颜延之的作品,名为《五君咏五首(其一)阮步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阮步兵的赞美和怀念。

“阮公虽沦迹”,这里的“阮公”指的是阮步兵,“沦迹”意味着他的事迹或者成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表明了阮步兵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诗人通过这一句点出了阮步兵的名声。

“识密鉴亦洞”,“识密”指的是理解隐秘之事,“鉴”则是鉴别、判断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阮步兵不仅在军事上有建树,在智慧和洞察力方面也同样出色。

接下来的“沈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这里通过对比来形容阮步兵的才华深厚而又含蓄,他的文章或言语就如同沉醉一般难以觉察,同时也是在委婉表达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诗人通过“长啸”来描绘阮步兵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超越了常规的礼节,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真挚的情感,这样的行为让周围的人感到震惊。

最后两句,“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则是说在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即使道路上遇到困难和绝望,也能够保持不悲伤的态度。这里体现了阮步兵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的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阮步兵多方面才能的赞美,以及对他坚韧不拔精神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全面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其深深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43)

颜延之(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 字:延年
  • 生卒年:384~456年

相关古诗词

五君咏五首(其二)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人日思归诗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广平百姓为李波小妹语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形式: 古风

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