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词

寒鸦来时九月天,黄梁萧萧人刈田。

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

我滞穷城未知返,为尔年年悲岁晚。

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收获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寒鸦来时九月天”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九月已深,秋风送爽,寒鸦啼声响起,预示着冬日将至。接着,“黄梁萧萧人刈田”描述的是农人们在收割庄稼的忙碌场景,黄色的谷物随风摇曳,显现出丰收的喜悦。

诗中“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几句,则通过对寒鸦啼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与悲凉的情感。晚风中的鸟鸣声,与人声交织在一起,虽然表面上显得热闹非凡,但却又透露出一种孤寂。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这里的描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与立体感。成群结队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它们洁白的颈部和腹部宛如霜雪,而它们的翅膀则在阳光下闪现出神秘的玄色。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则是对收获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时的描绘。强劲的秋风吹拂,太阳快要落山,农人们在田间忙碌地收割庄稼,而远处传来了军队操练的声音,如同钲鼓一般激昂。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风景画。高大的树木旁,是古老的小路,而榆柳在微弱的阳光下轻轻摇曳,地面上则覆盖着落叶和薄霜,以及零星的荆棘。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早晨听闻此景,诗人不禁为年华易逝而感慨,而对于那些辛勤劳作在田间的人们,则是希望他们能及时感受到冬日即将到来的寒冷。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则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象。积雪融化,耕牛被牵引着准备耕地,而春风轻拂,使得这些劳作在温暖中渐入佳境。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这几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面对寒冷与温暖之间的挣扎,诗人感慨,自己却像是那些不停歇地在南北间飞翔的燕子和大雁一样,无处安放。

“我滞穷城未知返,為尔年年悲岁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离开偏僻小城的无奈,以及对每一个流逝岁月的哀叹。

最后,“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虽然现在还被困在这里,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乘坐平底船只向东方前进,那时,也许能在明年的长淮河岸边再次见到这熟悉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寒蛩

寒蛩振翼声骚骚,夜深月影在蓬蒿。

老人虽眠睫不交,愁窗人寂灯无膏。

荒城鸣金睥睨高,北斗下挹江南涛。

悲笳三奏老鸡号,晨光出山开泬寥。

形式: 古风

寓陈杂诗十首(其十)

秦子死南海,旋骨还故墟。

辛勤一生事,空得数编书。

琅琅巧言语,玉佩联琼琚。

知者能几人,憎者颇有馀。

书生事业薄,生世苦勤劬。

持以待后世,何足润槁枯。

兴怀及昔者,使我涕涟如。

道路阻且长,悲哉违抚孤。

形式: 古风

寓陈杂诗十首(其九)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

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

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

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

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形式: 古风

寓陈杂诗十首(其八)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閒。

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

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

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閒贫亦好,安用朱其轓。

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