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寄友人

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

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

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

傥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前听说长途旅行,认为不过是寻常事。
直到踏上求人之地,才明白其中的异乡滋味。
做事违背公正原则,尘土飞扬环绕马蹄。
如果长久如此,这样的旅程就算结束也无妨。

注释

昔时:从前。
闻:听说。
远路:长途旅行。
等闲:寻常。
行:行走。
及到:直到。
求人地:求人之处,陌生地方。
始知:才明白。
客情:异乡人的情感。
事:事情。
公道:公正原则。
背:违背。
尘绕马蹄:尘土飞扬在马蹄周围。
傥使:如果。
长如此:长久如此。
便:就。
堪:可以。
休去程:结束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长途跋涉中的感慨。开篇“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表达了对远行的轻视和无知,认为走路不过是一件平常事。但当真正踏上寻人的旅程,“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才深刻体会到作为旅者的孤独与不易。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揭示了行走中的艰辛和情感变化。

“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则写出了旅途中的劳顿和艰难。旅者背离正道,陷入尘土之中,形象地描绘了旅程的曲折与挑战。而最后两句,“傥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放弃的情绪,如果这样的艰难持续下去,也许就要选择停下脚步,不再继续这段旅程。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行走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游子情怀和旅途体验。

收录诗词(17)

孟云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 字:升之
  • 籍贯: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
  • 生卒年:725-781

相关古诗词

行行且游猎篇

少年多武力,勇气冠幽州。

何以纵心赏,马啼春草头。

迟迟平原上,狐兔奔林丘。

猛虎忽前逝,俊鹰连下韝。

俯身逐南北,轻捷固难俦。

所发无不中,失之如我雠。

岂唯务驰骋,猗尔暴田畴。

残杀非不痛,古来良有由。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杂曲歌辞.古别离

朝日上高台,离人怨秋草。

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

君行本迢远,苦乐良难保。

宿昔梦同衾,忧心常倾倒。

含酸欲谁诉,展转伤怀抱。

结发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寒暄有时谢,憔悴难再好。

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

少壮无见期,水深风浩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古挽歌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

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

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

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

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

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

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

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

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

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