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

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

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

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

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

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困苦贫穷中,我少有欲望,只能在荒地上种植南坡的作物。
我不是经验丰富的农夫,哪里能得到适合种植的好土地。
秋天的收获如果不能节俭,一年下来就会常有饥饿和匮乏。
看看仓库,虽然有粮食却无法煮成饭食。
早晨爬上南园,傍晚休息时听到蝉鸣凄凉。
早稻已茂盛,晚田还稀疏未熟。
哪一行农事可以废弃?万物生长都应趁机而为。
真了不起啊,那些农夫们,赶紧展翅劳作,不要迟疑。

注释

贫贱:贫穷困苦。
少:缺少。
情欲:欲望。
借:租借。
荒:荒芜。
种:种植。
南陂:南边山坡。
老农圃:老练的农夫。
安得:怎能得到。
良土宜:肥沃的土地。
秋成:秋季收获。
廉俭:节俭。
馁饥:饥饿。
顾视:回头看。
仓廪:仓库。
不成炊:无法做饭。
晨登:早晨登山。
暮歇:傍晚休息。
清蝉悲:清脆的蝉鸣悲哀。
芃芃:茂盛的样子。
离离:稀疏的样子。
五行:五谷农事。
万物:所有事物。
及时:适时。
贤哉:真贤明。
数夫子:那些农夫。
开翅:开始劳作。
慎勿迟:不要犹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通过对贫瘠土地和时序变迁的反思,抒发了对勤勉耕耘与时机把握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农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首句“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透露了农人对于贫瘠土地的利用欲望,以及在南边荒地上耕种的情景。接着“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并非经验丰富的老农身份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适宜耕作之地的渴望。

“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则描绘了秋收时节的丰歉与年岁更迭中食物的匮乏。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勤劳耕作对于果腹的重要性。

“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表现了诗人对仓库中的谷物虽然充足,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天气或技术问题)未能变为可食用的食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忧虑。

接下来的“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描绘了诗人早晚在田间劳作的辛勤,以及对昆虫鸣叫声中蕴含的情感,这里可能暗示着对自然界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的同情。

“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通过对比早期种植的庄稼已经茂密,而后种之地却仍然疏落,强调了季节更替与耕作时机的紧迫性。

最后,“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则是对宇宙规律和自然界万物生长周期的一种认知,提醒人们应当珍惜时光,与“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一同强调了在农业生产中把握机会、勤劳耕作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传达了一种对于勤勉与时机把握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的同情。

收录诗词(17)

孟云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 字:升之
  • 籍贯: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
  • 生卒年:725-781

相关古诗词

伤怀赠故人

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

人生早罹苦,寿命恐不长。

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

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

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

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

众乐互喧奏,独子备笙簧。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

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伤时二首(其二)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形式: 古风

伤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

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

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

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曲歌辞.生别离

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

何知日已久,五变庭中草。

眇眇天海途,悠悠吴江岛。

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

远道行既难,家贫衣服单。

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

人生各有恋,岂不怀所安。

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欢。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