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隐居自然之中的景象,充满了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玉架残书隐"和"金坛旧迹迷"表明仙人藏身于古老的典籍与遗迹之间,他们或许在寻找着失传的仙法或者是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则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这里有着美丽的花朵和清澈的溪流,环境宁静而纯净,是修炼成仙的理想之地。"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可能是在形容仙界中的水质如同乳液一般纯净,而石中所含的精华尚且如泥土般丰富。
最后两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拥有自由翱翔天地之能力的信心。这里的"仰云梯"可能是在比喻那些通过人为的手段或者是艰难曲折的途径去追求成仙的方法,而诗中的仙人却坚信通过自身的修炼就能达到这种境界,无需依赖外在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道家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达成仙境的深切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
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