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

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

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春天常常早起,这些隐秘的事物与我息息相关。
在石头上贴上防护措施防止河岸崩塌,打开树林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
一座小山丘隐藏着弯曲的小径,慢慢行走可以欣赏到攀登的乐趣。
童仆进城打探消息,带回装满酒的瓶子。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来:前往。
常:常常。
幽事:隐秘的事情。
颇:相当。
相关:有关联。
帖石:在石头上贴。
隤岸:崩塌的河岸。
开林:打开树林。
出:显现。
远山:远处的山。
一丘:一座小山丘。
藏:隐藏。
曲折:弯曲的小径。
缓步:慢慢行走。
有:存在。
跻攀:攀登。
童仆:童仆。
城市:城市。
瓶中:瓶子里。
得:得到。
酒还:带回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春日晨景,以及主人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春来常早起"表明诗人有着早起赏春的习惯,"幽事颇相关"则暗示着早晨的宁静中蕴含着许多美妙的事物等待发现。

"帖石防隘岸"一句中的“帖”字用得巧妙,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如何在春日清晨小心翼翼地贴近河岸,观察水边的景致。紧接着的"开林出远山"则展现了诗人不仅满足于近距离欣赏,更愿意走得更远,穿越林间,以达到更为遥远的山峦之中。

"一丘藏曲折"中的“一丘”可能指的是一个小土坡或是小山包,"藏曲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欣赏。随后的"缓步有跻攀"描绘出一种从容不迫、享受爬行之乐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则跳出了之前的自然景象,转向了人事活动。诗人通过童仆(幼年仆人)从城里回来,带回了装在瓶中的酒,似乎是在述说着一段简单而愉悦的生活片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早起习惯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简朴生活的情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