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七)

劫火光中共唱酬,随波逐浪谩悠悠。

剖尽衷肠人不会,草鞋拈取盖龟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在劫火的光芒中,我们一同歌唱应答
随波逐流,漫无目的地漂泊

注释

劫火:比喻世事变迁或灾难中的烈火。
共唱酬:相互应和着歌唱。
随波逐浪:形容随大流,没有目标地漂泊。
谩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无所适从。
剖尽衷肠:倾诉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人不会:没有人能理解。
草鞋:象征简朴的生活或艰难的境遇。
拈取盖龟休:拿起草鞋(可能指放弃某种行为),别再去遮盖龟(可能指龟壳上的裂纹,象征生活中的困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动荡时世中,人们相互唱和应对困境的画面。"劫火光中共唱酬",形象地展现了在战火或社会巨变的背景下,人们在艰难中仍试图以诗歌来抚慰心灵,互相鼓励。"随波逐浪谩悠悠"则表达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漂泊感,仿佛被命运的大海所摆布。

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剖尽衷肠人不会",倾诉心事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流露出深深的孤寂。最后一句"草鞋拈取盖龟休",可能是借物寓言,暗示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坚韧如草鞋般耐磨,不轻易放弃,即使面对困境,也要继续前行,以龟壳为遮蔽,象征着坚韧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隐喻,传达出在乱世中个体的挣扎、孤独与坚韧,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超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0)

释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

此儿活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

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六)

大雄山下老狐精,千古丛林恼杀人。

若遇金毛师子子,看伊无处著浑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五)

喝声绝处怒雷收,丧尽家风一不留。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