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六)

大雄山下老狐精,千古丛林恼杀人。

若遇金毛师子子,看伊无处著浑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在大雄山下住着一只老狐狸精,它让整个古老的森林都令人烦恼。
如果碰上金毛狮王,那狐狸精就无处藏身了。

注释

大雄山:地名,可能指佛教中的大雄宝殿,也可能实指某座山。
老狐精:神话传说中修炼成精的老狐狸,通常象征狡猾或神秘。
千古丛林:历史悠久的森林,形容时间长久和环境幽深。
金毛师子子:可能是虚构的动物,金色毛发的狮子,可能象征强大或权威。
伊:代词,这里指代老狐精。
浑身:全身,指老狐精无处可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师范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六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禅意。诗人以“大雄山下老狐精”起笔,形象地比喻一位修行者或智者,可能身处深山丛林之中,具有狐狸般的狡猾和机敏。然而,“千古丛林恼杀人”,暗示了修行之路充满挑战和困扰,使人烦恼不已。

接着,诗人提出假设:“若遇金毛师子子”,这里的“金毛师子子”通常象征智慧和威严,如佛教中的狮子吼,意味着如果这位老狐精遇到真正的觉悟者,那么他的狡猾和伪装将无所遁形。“看伊无处著浑身”则进一步强调,面对真正的智慧,任何试图隐藏或伪装的行为都将无所适从,无法抵挡。

整首诗通过狐狸与狮子的对比,寓言性地传达出修行者在面对更高智慧时的自我反省和领悟,以及修行路上的困惑与解脱。

收录诗词(40)

释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五)

喝声绝处怒雷收,丧尽家风一不留。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

相逢打鼓弄琵琶,须是还他两会家。

曲罢不知何处去,夕阳斜映暮天霞。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一)

文死罔明休卜度,瞿昙女子谩针锥。

推倒铁山归去也,纵横十字更由谁。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