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软红尘土没东华,未若为农乐叵涯。
耕陇一犁欣已足,生春六夜喜非赊。
顿回茧馆柔桑绿,渐落峒山细麦花。
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享受与赞美。开篇"软红尘土没东华",通过春天泥土柔软、花红欲盖的景象,展现出大地回暖、生机勃发的画面,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接着"未若为农乐叵涯"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并非真正的农民,只是享受着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耕陇一犁欣已足"则显示出诗人即便是在简单的耕作中也能感到满足和快乐。"生春六夜喜非赊"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夜晚的享受,这里的“六夜”可能是指连续六个夜晚,都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下片则转向具体描述春天的景象。"顿回茧馆柔桑绿"中,“茧馆”应为“桑园”,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柔和的桑树生长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成长过程的观察与感受。而"渐落峒山细麦花"则是春天的另一景致,麦子逐渐成熟,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之美。
最后两句"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诗人坐在空旷的台阶上,聆听着清晨或夜晚的更声(古代守卫城楼者报时的声音),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他在斋室中没有入睡,而是将思绪转向河畔之车,可能是在思考生活或者是对未来有所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寓屋诗人巷,携锄青士园。
琴书能自足,车马绝无喧。
松顶凌云秀,蕉心听雨繁。
幸无官长骂,稚子且应门。
江头骤雨壮滩声,汹涌琮琤乱石鸣。
咫尺烟林展图画,二三村落隔阴晴。
方贪暍暑逡巡退,坐觉风霜指顾生。
试倚篷窗临石壁,哦诗心迹得双清。
柳眼青葱桃萼红,东皇试手放春功。
峰峦矗矗孤云耸,涧壑涓涓细水通。
出谷抗尘身已去,登高能赋思无穷。
驱车更过幽居寺,暂听猿吟杳霭中。
渺渺汀舟雨满川,楼台烟霭羃愁边。
春风邀勒梅都谢,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
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