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遗留的墨迹磨损了顾陆的风采,开元年间一一数尽吴卢的名流。
在本朝只有柳宗元最接近,国家的根本长久留下后世楷模。
出世的真人气质安详宁静,入蕃的老僧面容清瘦。
居住的人不吝惜美景,游人也喜爱不已,即使风雨侵蚀,景色依然美丽如初。

注释

遗墨:遗留的墨迹。
顾陆:古代文人。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
吴卢:指吴地的名士。
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国本:国家的根本。
雍穆:安详宁静。
清癯:清瘦。
居人:当地居民。
游人:来访的游客。
风雨侵陵:风雨侵袭。
色欲无:景色依旧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题为《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诗人以武宗元比部画的文殊玄奘像为题材,通过对画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唐代书法家顾陆和吴卢的风采,并将宗元的笔法与唐朝盛世相联系,强调了宗元书法对后世的影响。诗中“本朝唯有宗元近”一句,表达了对宗元书法技艺的推崇,认为其接近于唐代的辉煌。

接着,诗人赞美了画中人物的气质,“出世真人气雍穆”,形容文殊的超凡脱俗和玄奘的沉静内敛,而“入蕃老释面清癯”则描绘了僧侣的清瘦面容,展现出他们的修行与智慧。最后,诗人感慨“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意思是即使历经风雨侵蚀,这幅画作依然保持着鲜明的色彩,表达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书法艺术,寓言历史,既赞扬了宗元的才华,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歙县岁寒堂

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王复处士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

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叹嗟。

犹有东坡旧诗卷,忻然对客展龙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其二)

有叟住东野,畏人希入城。

君时共还往,我欲问修行。

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

真能访茅屋,屣履试将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其一)

墙北史居士,挂冠心转闲。

顶开人共怪,神去夜深还。

白雪微侵鬓,丹砂久驻颜。

从君欲问道,何日径开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