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

山僧凿开白云根,因之作成白云亭。

亭中白云扫不尽,朝朝暮暮飞冥冥。

昔曾飞向金陵郭,映水摇城动高作。

又曾飞到黄鹤楼,载却仙人入寥廓。

于今亭畔云常笼,登临便觉腾云中。

天风一吹忽飘散,顷刻变化如神工。

当窗献瑞成五色,直上青霄捧红日。

出户从龙作霖雨,四海苍生被膏泽。

云兮云兮尔诚奇,见尔使我增歔欷。

未能乘尔帝乡去,又空望尔吴东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描绘了一座由山僧开凿山石而成的白云亭,亭名取自周围的白云。诗中通过想象,赋予白云神奇的变幻和灵性:它曾飞翔于金陵城郭,映照水面,摇动城楼;又曾抵达黄鹤楼,仿佛载着仙人遨游天际。白云亭如今依旧,常有云雾缭绕,登临者仿佛置身云端。风吹过,云彩瞬间散开,变幻莫测,犹如神工鬼斧。云朵还展现出瑞象,五色斑斓,直冲青霄,甚至化为祥云降雨,普济四海苍生。诗人感叹白云的奇妙,虽不能随其至仙境,但仍心向往之,望着它向东飞去。整首诗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慰同寅余公丧子

昔有东门吴,子死无忧情。

又有卜子夏,哭子乃丧明。

古人失子同切已,哭与无忧不相比。

千载斯文较是非,东门知命卜昧理。

君家翩翩好凤毛,一朝径赴琼楼招。

双亲哭子兄哭弟,满堂泪雨长悲号。

人生百年如梦觉,此身朝夕亦难料。

三槐五桂终尘灰,子女存亡何足道。

君方与国为栋梁,莫因无益空毁伤。

且与故人同一醉,明遣玄夫问苍苍。

形式: 古风

九鹚图为孟仪宾题

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

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

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

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

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形式: 古风

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形式: 古风

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

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

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

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

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

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

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