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洞天

南来大艑凌空浮,卸帆试略罗浮秋。

胸中无机神仙喜,笔底光怪山灵愁。

山泉夜作糟床滴,风松闪冉青旗色。

招我三啜玻璃觥,峰头飞上八千尺。

星微月壮海茫茫,蓬莱仙袂遥相望。

铜龙夜吼风雾香,石桥跨空河汉长。

千岩笙籁奏清曲,万树醴露如天浆。

金鸦海底初刷翮,云拥扶桑一枝出。

群仙拍手叹绝奇,坐中相顾属谁笔。

阿翁曾是夹日飞,公孙请赋五色日。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来的大型船只在空中漂浮,卸下船帆,我尝试领略罗浮山的秋天景色。
心中无杂念的人会感到神仙般的喜悦,笔下的景象奇特,连山灵也为之哀愁。
夜晚山泉如酒槽中的酒滴落下,风中的松树闪烁着青色的旗帜。
邀请我共饮三次玻璃杯中的美酒,我们在峰顶畅饮,仿佛飞升八千尺。
星辰微弱,月亮明亮,大海广阔无垠,远方的蓬莱仙境若隐若现。
铜龙在夜晚发出吼声,风中带着雾气的香气,石桥横跨星空,如同长河。
千座山峦演奏着清脆的音乐,万木间的露水犹如天赐琼浆。
金乌在海底刚刚展开翅膀,云彩簇拥着太阳从东方升起。
众仙惊叹这绝妙的景象,席间相视,不知该由谁记录这一切。
祖父曾亲身经历日月夹缝飞行,公孙请求我描绘那五彩斑斓的日出。

注释

艑:古代的一种大型船只。
罗浮秋:罗浮山的秋季景色。
胸中无机:心境纯净无杂念。
光怪:奇特、奇异。
糟床:酿酒时压榨酒糟的工具。
八千尺:形容极高处。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铜龙:象征风神的铜制雕像。
金鸦:指太阳。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
公孙:古代贵族子弟的称呼。

鉴赏

这首宋诗《朱明洞天》描绘了一幅奇幻的仙境景象。首句“南来大艑凌空浮”以大船入画,暗示了诗人来到了神秘的洞天世界。接下来,“卸帆试略罗浮秋”写诗人放下俗务,沉浸于罗浮山的秋意之中。

“胸中无机神仙喜,笔底光怪山灵愁”两句,通过对比表达诗人内心的超然与对自然奇妙景象的赞叹。山泉夜间的滴落声仿佛酿成美酒,风松闪烁的青旗色则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邀约仙友共饮,想象自己乘风直上云霄。

“星微月壮海茫茫,蓬莱仙袂遥相望”描绘了浩渺星空下的仙境,与蓬莱仙境遥相呼应。随后的“铜龙夜吼风雾香,石桥跨空河汉长”则展现了更为壮观的神话场景,龙吟风起,石桥横跨星河。

“千岩笙籁奏清曲,万树醴露如天浆”运用丰富的意象,将山间音乐和甘露比作天赐之物,营造出极富诗意的氛围。最后,“金鸦海底初刷翮,云拥扶桑一枝出”以金鸦展翅和扶桑日出的神话元素,收束全诗,留下无限遐想。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陈元晋对朱明洞天仙境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加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令人神往。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吾敬王子猷,傲俗独爱竹。

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

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彼哉绝彝伦,乃戒桑下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过南安道中(其一)

暑涂明发正愁予,伫立风檐气不苏。

拟戴星行方叱驭,谁驱雨至忽随车。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

早觉南来盐米贱,趁墟归去总欢呼。

形式: 七言律诗

判府大帅督参宝谟户部先生持漕节来长沙继升帅守追惟平庵先生分教是邦越四十有九年而多士尊仰说服如一日乃市地立祠以慰士心祠成门下士陈某拜手稽首而诗之曰

佩璐骑麟返帝旁,屐痕所在尚芬芳。

泉行地脉家家井,月到天心处处光。

模范百年垂藻泮,蒸尝千古奉桐乡。

教忠况有无穷泽,衮衮湘流一派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