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东西南北幸同官,休作班荆解后看。

一笑喜逢粳秫贱,相攀莫待菊茱残。

沙鸥点点投波没,檐鹊声声带日乾。

美景良辰同赏乐,四并谁道古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不论东西南北的同事相聚,不要像古人那样在离别时才深谈。
欢笑中遇见谷物价格低廉,赶紧结伴欣赏,不要等到菊花凋零时。
沙鸥点点飞入水中消失,屋檐下的喜鹊叫声渐弱直到太阳西沉。
美好的时光和良辰美景一同享受,四人同乐,谁还会说自古以来这样的事就难得呢。

注释

东西南北:形容范围广泛,此处指同事们来自不同的方向。
班荆:古人离别时在地上铺荆草而坐,象征简朴的告别方式。
解后:离别之后。
粳秫:泛指谷物,特别是黏性的稻米。
菊茱:菊花和茱萸,秋季常见的植物,常用于象征离别或佳节。
沙鸥:水鸟,常见于江河湖泊。
檐鹊:屋檐上的喜鹊。
美景良辰: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四并:四个人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同游的画面,流露出一种宴乐和谐的气氛。"东西南北幸同官"一句设定了场景,官员们四处游历,共同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休作班荆解后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仿佛在这欢乐的聚会中,他们可以暂且忘却那些繁杂的官职和束缚。

接下来的"一笑喜逢粳秫贱,相攀莫待菊茱残"则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愉悦情谊。"一笑"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而"粳秫"和"菊茱"都是指代廉价或不值钱之物,形象地表达了官员间关系的亲密无间,他们之间的交往不计较贵贱,情谊深厚。

"沙鸥点点投波没,檐鹊声声带日乾"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沙鸥"指的是海边的小鸟,它们在波涛中跳跃,似乎享受着这片刻的自由和快乐。"檐鹊"即屋檐上的乌鸦,它们的声音伴随着日光渐渐干燥,这两种描写都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美景良辰同赏乐,四并谁道古来难"则是诗人对这份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赞叹。官员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刻里共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谐而不失真诚,这样的情景似乎是少有的,令人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间交往与自然景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同事间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登镇海楼

鄮山深处古明州,新有江南客倚楼。

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

头颅已迫残年景,身口聊为卒岁谋。

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谢世诗二首(其二)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

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

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

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世诗二首(其一)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

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赋惠计院允堂

荆溪惠子鬓鬅鬙,义理钻研到粹精。

允以名堂由意实,漫云从仕但心亨。

一窗春草无穷意,四壁秋蛩不断声。

若向此中能领会,始知持敬造存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