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又天涯,暮窗疏雨潇潇。

忍把旧根新愁,都付与檀槽。

谁分泪痕罗帕,自玉容人去,湿到今朝。

只梦中指点,荒坟吊鴂,暗户悬蛸。

何堪更忆,枇杷旧巷,凉月单宵。

鬓影凄凉,应只对、空床尘积,破屋灯摇。

沈郎老矣,憾人天、绮语都消。

算赢得、向长安倦旅,重翻恨谱,添诉无聊。

形式: 词牌: 湘春夜月

鉴赏

这首《湘春夜月》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开篇“又天涯,暮窗疏雨潇潇”,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暮色中的窗户,细雨飘洒,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氛围。接着,“忍把旧根新愁,都付与檀槽”,以琴声喻愁绪,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寄托于音乐之中,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表的情感。

“谁分泪痕罗帕,自玉容人去,湿到今朝”一句,通过描述泪水打湿罗帕,暗示了离别之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只梦中指点,荒坟吊鴂,暗户悬蛸”,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事物的追忆和哀悼,梦中的荒坟、吊鴂、暗户悬蛸,都是对失去的哀思与怀念。

“何堪更忆,枇杷旧巷,凉月单宵”,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场景,枇杷树下的小巷,月光下的孤寂夜晚,这些画面充满了回忆的苦涩与寂寞。接下来,“鬓影凄凉,应只对、空床尘积,破屋灯摇”,描绘了诗人如今的境遇,岁月的痕迹在鬓发间显现,面对的是空荡的床铺和摇曳的灯光,生活中的孤独与落寞溢于言表。

最后,“沈郎老矣,憾人天、绮语都消”,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曾经的才华与梦想似乎都已消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算赢得、向长安倦旅,重翻恨谱,添诉无聊”,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卸街行

长安秋色来无际,雁未到,虫吟砌。

凄清庭院叶声中,偏搅初凉天气。

孤灯摇幌,乱书堆案,一桁帘垂地。

飘零作客三千里,顾鬓影,人憔悴。

空阶点滴雨声寒,领略贫家滋味。

满湖菱角,绕门荷叶,何日寻归计。

形式:

忆旧游

恁茸衫款段,独访玄都,日澹沙晴。

休说长生事,但丹霞灶冷,烟袅幡青。

天风猛撼铃铎,烛乱露坛星。

只玉格金函,玲珑雾阁,深琐层清。

西游几经岁,又几劫开皇,鹤化无声。

记得蓬莱境,便雪山冰海,花树都春。

何况帝城佳气,阆苑接仙禽。

还目极斜阳,林尖寺塔衔暮云。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探春慢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琐窗寒

约略腰支,刚应梦醒,汉宫春晓。

柔条几日,踠地便侵芳草。问章台、为谁相思。

趁时碧玉年华好。

想朦胧娇眼,未曾省识,西风斜照。

生小,双娥扫,怎怯怯移来,恨丝萦绕。

学舞才能,见说尊前人老。

记年时、莺燕故园,青青未折春已杳。

但从今、寄祝东风,证取成阴早。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