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巩寄给好友张谏议(永叔)的作品,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和对友人的关怀。首句“桂林太守几时行”以询问起笔,流露出对桂林美景的期待和对友人何时能一同游历的期盼。次句“泛汴桃花浪已腾”描绘了想象中汴河桃花盛开、波浪起伏的场景,烘托出春天的气息。
“目极云阴低远树”写出了诗人想象中桂林的景色,云雾低垂,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朦胧之美。“夜寒风急乱春灯”则通过描绘夜晚的寒冷和春风的劲吹,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但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坚韧精神的赞美。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运用了翡翠鸟和鸳鸯的意象,前者象征着友人的愁绪,后者则表达对友人孤寂的同情。最后两句“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直接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尤其是那些层峦叠嶂的山岭,诗人希望这些美景能带给友人安慰和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生动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