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酬发运许主客

淮上秋来物意闲,又乘轻舸信帆还。

一浮一没水中鸟,更远更昏天外山。

斜幅缠骹兵吏至,浓金洒纸颔珠颁。

欲酬已觉不能敌,尽日临风思自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淮河之滨秋意渐浓,我乘着小舟随风而归。
水中的鸟儿时浮时沉,远处的山峦在天边渐行渐暗。
官差送来横幅文书,金粉洒落纸上犹如珍珠颁发。
想要回应却感到力不从心,整日面对清风,心中思绪难以言表。

注释

淮上:淮河两岸。
轻舸:小型船只。
信帆:顺风的船帆。
水中鸟: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天外山:远方的山,象征遥不可及的目标。
斜幅缠骹:横幅文书,古代文书的一种形式。
兵吏:官差或官员。
颔珠:形容金粉洒落如珠,华丽的装饰。
酬:回应,应答。
敌:抵挡,应对。
自悭:内心深处的感慨,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酬发运许主客》,描绘了淮上秋天的闲适景象和诗人乘舟归去的情境。首句“淮上秋来物意闲”以季节和环境起笔,展现了淮河之滨秋日的宁静与淡泊。次句“又乘轻舸信帆还”点明诗人乘船归乡,顺风而行,自在悠闲。

接下来的两句“一浮一没水中鸟,更远更昏天外山”,通过写水鸟在水面忽隐忽现和远处山色渐行渐暗,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画面,寓言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舟行而开阔。

“斜幅缠骹兵吏至,浓金洒纸颔珠颁”描绘了官府文书的到来,虽然带有严肃的气氛,但诗人并未直接触及,而是以轻松的笔触带过,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日常。

最后两句“欲酬已觉不能敌,尽日临风思自悭”,诗人感慨想要回应这份厚礼却力不从心,只能独自面对秋风,流露出淡淡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舟行的细节和官场琐事的穿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寄酬睦州晏殿丞

清潭吐明月,杳杳及吾庐。

流彩满怀袖,托情非鸟鱼。

朝因南涧雨,暮入北畦锄。

岂不藉馀润,况兹方饭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刁经臣润州园亭

新作城边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刘裕宅,松接戴颙家。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

但邀东海月,莫听五更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

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

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

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杭州广公法喜堂

淘青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

深山穷谷谩幽僻,喜得吴侬是药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