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潭吐明月,杳杳及吾庐。
流彩满怀袖,托情非鸟鱼。
朝因南涧雨,暮入北畦锄。
岂不藉馀润,况兹方饭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酬睦州晏殿丞》,描绘了夜晚清潭倒映明月的静谧景象,月光洒满诗人的心头,犹如流彩般溢出衣袖,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却并非鸟鱼所能理解。他早晨因南涧的雨水而思绪飘渺,傍晚又在北边菜园劳作,享受着自然的滋润。诗人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并不贪求高位,满足于简朴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新作城边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刘裕宅,松接戴颙家。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
但邀东海月,莫听五更鸦。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
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
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
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閒。
淘青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
深山穷谷谩幽僻,喜得吴侬是药囊。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
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
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
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