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
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
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名为《送陆擢》。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陆生(即被送别的人)之才华,并借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这两句开篇便赞扬了陆生的才智,认为他在盛世中也是杰出的人才,不需过多证明。这里的“考槃”指的是古时用来刻录名贤言行的木简,暗示陆生已是众所周知的俊才。
“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诗人通过南山高耸的松树比喻陆生的坚韧不拔和高洁独立,不会因外界的摧毁而动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期许。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转入第二节,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九月湖边,北风凛冽,秋雨纷飞,营造出一幅萧瑟孤寂的画面。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述,烘托出了离别的哀愁和冷清。
“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这里的“孤凤”比喻朋友独立自立,“早食金琅玕”则是希望他能早日享受成功后的幸福和荣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送别时的情感交织。
不详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