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久不雨

老将百指寄耕田,雨不沾春重慨然。

云染夕曛成返照,雾随山色化轻烟。

王官扫廪徵丰岁,野史濡毫记有年。

咄尔虬龙须早起,莫将乖懒滞重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老将军的手指寄托在农耕上,春雨落下他感慨万分。
晚霞映照天空,云彩如画卷,山色与雾气交融成轻烟。
官员们清扫仓库期待丰收之年,史家用笔记录岁月变迁。
呵斥那些懒惰的蛟龙,要它们早早振作,不要沉溺于懒散的深渊。

注释

老将:指代年老的将领。
百指:比喻众多的手指,象征辛勤劳动。
春:春季。
重慨然:深感忧虑或感慨。
夕曛:傍晚的阳光。
返照:落日余晖。
山色:山间的景色。
轻烟:形容雾气轻盈。
王官:朝廷官员。
扫廪:清扫仓库。
徵:同‘征’,预示。
丰岁:丰收之年。
野史:民间史书作者。
濡毫:蘸墨书写。
记有年:记载历史。
咄尔:呵斥声。
虬龙:古代神话中的龙。
早起:早早行动。
乖懒:懒惰。
滞重渊:陷入停滞的深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在干旱无雨的春天,怀着深沉忧虑,回到乡间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老将百指寄耕田”展示了老将军手指粗糙、经历风霜,用以耕作土地的形象,传递出一种退役后的平淡生活和对土地的依恋。紧接着“雨不沾春重慨然”表明连绵细雨未到,春天的气息未能得以释放,老将军因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云染夕曛成返照,雾随山色化轻烟。”这一联描写了自然景象,其中晚霞与山色相融,迷离中带着淡淡的水汽,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景观的转换,隐喻了时光流逝、事物无常的哲理。

“王官扫廪徵丰岁”则是老将军对往昔繁华盛世的回忆,对于历史的丰收岁月的怀念。而“野史濡毫记有年”则表明他用笔墨记录下这些经历与感慨,留给后人。

最后两句“咄尔虬龙须早起,莫将乖懒滞重渊。”是老将军对自己或周围人的劝勉,要像龙一样早日觉醒,不要让懒惰和沉沦消磨了宝贵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老将军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题相思寺

系艇依寒渚,扶筇上晚林。

山山春已立,树树雨元深。

扫叶移床坐,穿云买酒斟。

相思思底事,老大更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一诗诗未暇作而三至门知嗜好可喜也因书长句四韵以赠

门前剥啄遣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乞与云山伴曲肱。

我亦从来惭绮语,休将此段拟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秋夜书事

灯暗文书隔縠罗,寒攲竹枕倦吟哦。

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声秋点冷,百千万绪客愁多。

海山寂寞应如此,琴自无弦一放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友人兄弟赴省

书剑一门去,由来得主盟。

峨冠虽合遝,再鼓已聋盲。

风急鸰原起,云高雁序横。

天衢在咫尺,去去任飞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