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石之间一寸栽,与君坐看斸莓苔。
苍官阅世犹如此,欢伯唤人归去来。
飘放又瞻新斧绣,光华重照旧池台。
他时左纽纹生后,更望西游老子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两块石头之间种植了一寸大小的苔藓,与友人坐观其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灵的关注和欣赏。
"苍官阅世犹如此"一句,通过古代传说中的神官来比喻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不变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欢伯唤人归去来"则是借用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强调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飘放又瞻新斧绣"一句,诗人通过观察到新的刻工(斧绣)再次体会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美。紧接着"光华重照旧池台"则是表达了对昔日风光的留恋和怀念。
最后两句"他时左纽纹生后,更望西游老子回",诗人通过提及古代道家仙人庄周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淡远,是宋代文人朱翌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美景的一种情感寄托。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颇有客仓卒,初无具咄嗟。
家贫难办素,人众不烹茶。
此老来修供,兹辰并拜嘉。
小船横一笛,风引入荷花。
竹龙衔尾转山房,饮足寒清滴夜长。
曾问鞠穷目眢井,为焚安息坐胡床。
千山从此俱蒙润,一线才通未可量。
六月炎方了无暑,谁知世上有清凉。
小市荒堤转,涌泉春水悭。
频经石角铺,不上马鞍山。
桥断冲泥过,松摧塞道艰。
草鞋牢踏雨,更著一蓑还。
太平文物自多奇,刺史风流照海涯。
五福神游先乐国,百灯王现应明时。
笙箫合处春回煖,桃李阴中月落迟。
醉倒花前天厚我,何须更间紫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