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笋和潘养大韵

儿童才丱角,兵卫忽森戟。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

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

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孩子刚刚戴上发髻,士兵们突然排列成森严的阵列。
即使十天不见,你就在眼前,近在咫尺。
我倚着几案观察万物变化,心情激昂,无所不至。
我想要跟随你,但世间的事都有规矩和约束。

注释

儿童:指小孩子。
才丱角:形容小孩刚学会梳发髻。
兵卫:守卫或士兵。
森戟:密集的兵器,形容军队阵容严整。
十日:十天。
汝:你。
寻丈:寻找,形容距离近。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比喻眼前。
隐几:倚着几案。
观物化:观察事物的变化。
轩奋: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恣所极:尽情地、无所顾忌地。
褰裳:提起衣裳,准备行动。
世事:世间的事情。
绳墨:规矩、法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成人世界互动的场景。"儿童才丱角",以儿童刚学会站立,头发梳成两个小髻的形象,象征着他们的幼小和天真。然而,"兵卫忽森戟",用兵卫手持武器的比喻,暗示了外部环境的严肃和约束,暗示了成长的压力和规则。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意指诗人长时间未见孩子,但孩子已经迅速长大,距离虽近,却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距离。接下来,"隐几观物化",诗人坐在几案后,静静观察孩子的变化,表现出对成长过程的深思。

"轩奋恣所极",描述孩子充满活力,尽情探索和尝试,展现了他们的生机勃勃。然而,"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诗人想要跟随孩子的步伐,却又意识到世间规矩的存在,暗示了他对于教育和引导的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儿童成长的细节,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成长与束缚,以及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陈傅良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微妙的阶段,体现了宋代士人对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桂阳道中喜晴书事

十日九雨垂垂雪,马僵仆病泥乘橇。

披衣闯户得星月,喜有耻向妻儿说。

耳根久与朝鸡别,熟睡八年谋未拙。

乞米作糜蒙被啜,客来午漏家僮出。

如今儿噭妻愁绝,我纵喜晴心已折。

可以艺麻多笋蕨,苟有一丘吾计决。

奈何诸公厮役皆豪杰,尚爱舂陵老元结。

形式: 古风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其四)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

未归却相送,既喜复不堪。

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

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

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其三)

历官如历阶,越等多所伤。

柰何坳堂水,持绠万丈长。

谁无斯世方,乃此抽手旁。

永夜泪不禁,仲尼故皇皇。

又闻虽小鲁,乘田问牛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其二)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

儒者道如砥,岂其自崎岖。

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疏。

汉家尝纷纷,政尔门户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