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奉寄严大夫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

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

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

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中国传统的重九日)时独自登高望远,怀念朋友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遥远旅途的无限思念。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 表示重阳节这天,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因为这个节气往往让人感到特别孤独和悲凉。同时,"经时"指的是时常,"冒险艰"则形容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态度。

"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 说明诗人为了纪念这特殊的日子而彻夜未眠,他手中握着象征重阳节的菊花(在中国古代,人们常于重九日佩戴菊花以示庆祝),并思考自己要走过哪条道路才能离开巴山。

"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 描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环境。"小驿"是指偏远的小站或客栈,而"香醪嫩"则形容那里的美酒。"重岩细菊斑"则是对山中菊花纤细花瓣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表达了诗人的远见和怀旧之情。诗人虽然身处一地,但他能感受到远方朋友骑乘的马匹,通过这样的想象与友人心灵相通。而"回首白云间"则表明在仰望白云时,诗人不禁回忆起往事和友情。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怀旧之情、细腻的自然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浓烈思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九日诸人集于林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九日登梓州城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