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旅人的心在傍晚时分感到惊讶,大雁从襄阳城落下。
大家共同欣赏重阳节,谈论寻找昔日的戏马游玩之地。
湖边秋风吹过,吹动着柳树,江面上的雨模糊了山楼的景色。
暂且畅饮东篱下的菊花酒,姑且排解南方的愁绪。

注释

客心:旅人的思乡之情。
暮序:傍晚时分。
宾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襄州:古代地名,今湖北襄阳一带。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
戏马游:古代的一种游宴活动。
湖风:湖面吹来的秋风。
秋戍柳:秋天的柳树,可能寓意戍守边疆的士兵。
山楼:建在山上或高处的楼阁。
东篱菊:源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逸生活。
南国愁:南方的愁绪,可能指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重阳节赏菊花的画面,充满了对传统节庆的怀念与乡愁。开篇“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两句,通过客人的到来和大雁的飞临,烘托出一种秋意浓重、时光易逝的情感。"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则直接点出了重阳节这一传统中国佳节,以及古人在此日赏菊、骑马嬉戏的欢乐场景。

接下来的"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两句,以自然景物衬托出诗人的愁绪。湖边的秋风吹动了垂柳,江上的细雨笼罩了远处的山楼,这些意象都在描摹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最后,“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两句,则是诗人在赏菊饮酒中寻找慰藉,用以暂时忘却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东篱菊指的是宅院中的菊花,南国愁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节庆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在异乡漂泊时的寂寞与哀愁。语言简洁优美,意境幽远,是一篇蕴含深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7)

张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二首(其一)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人日二首(其二)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