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诸人集于林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遵循的传统习俗却不再如昔。
年迈的老翁难以早起,但有幸的是有知心的客人知道回家的路。
剩下的只有去年采集的黄色菊花,新梳理的白发显得更加稀疏。
看着年轻人欢笑,我不禁心生感慨,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裳。

注释

九日:重阳节。
明朝:明天。
相要:需要。
旧俗:传统习俗。
老翁:老人。
贤客:知心的客人。
归:回家。
旧采:去年采集。
黄花:菊花。
新梳:新梳理。
白发:白发。
漫看:随意看。
忍泪:强忍泪水。
沾衣:打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月重阳节气的早晨景象,人们依旧遵循着传统习俗聚集在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年迈老翁难以早起参加集会的无奈,同时也感激那些懂得回家的贤能客人。通过对黄花采撷与白发梳理的描写,诗人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和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在看似年轻人享乐的情景中,诗人的泪水已经沾湿了衣襟,这不仅是对于青春易逝的哀伤,也透露出一种时代变迁、人事无常的深沉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和个人生命境遇的一种温馨描绘与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梓州城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