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

鸿雁不乱序,未必皆同母。

如何连根蓬,枯菀两不同。

寄言爷娘知,慎莫举小儿。

小儿实无罪,有生即为累。

不见上留田,小儿诚可怜。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上留田行》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鸿雁与蓬草的对比,以及对“上留田”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命的同情。

首先,鸿雁不乱序,未必皆同母,这里以鸿雁的秩序井然,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规律,同时也隐喻了人世间的一些道理。接着,如何连根蓬,枯菀两不同,蓬草随风飘散,有的枯萎,有的茂盛,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生命状态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寄言爷娘知,慎莫举小儿,这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提醒父母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要谨慎对待孩子,因为孩子本身并无过错,却常常成为家庭困境的牺牲品。这种对儿童无辜的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小儿实无罪,有生即为累,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沉重与无奈,即使孩子本身没有过错,但他们的存在往往给家庭带来负担,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不见上留田,小儿诚可怜,上留田是一个充满悲伤和凄凉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儿童在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幸和苦难,表达了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上留田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马长城窟行

阶前促织悲,女儿织素丝。

素丝镇相乱,不绞心愁断。

高楼扃网户,悉索跳梁鼠。

佳期夕已张,明月刚三五。

明月裁入楼,风断珊瑚钩。

大海在东南,众水谁西流。

脉脉复脉脉,求缯误成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行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

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

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

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

形式: 乐府曲辞

前缓声歌

琢楮叶以良玉,煽洪垆而造冰。

是不得之于天,欲专之以人固矣哉。

其冬之为冬,夏之为夏,秋之为秋,春之为春。

其有措瓦于危,措户于枢。

与与于于乎,抑又何求已。

形式: 乐府曲辞

枯鱼过河泣二首(其一)

枯鱼过河泣,委骨何拉杂。

坐令老蛟头尾缩,鰦乌齧鳞鳅撼角。

将子无怒聊相谑,须知得此即为乐。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