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

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

荒城无人霜满路,野火烧桥不得度。

寒虫入窟鸟归巢,僮仆问我谁家去。

行寻田头暝未息,双毂长辕碍荆棘。

缘冈入涧投田家,主人舂米为夜食。

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旧山已别行已远,身计未成难复返。

长安陌上相识稀,遥望天山白日晚。

谁能听我辛苦行,为向君前歌一声。

形式: 古风

翻译

远行的客人路途艰难,停下车来收好马鞭靠在门边。
荒废的城中空无一人,霜覆盖了道路,野火燃烧桥梁无法通过。
寒冷的虫子钻进洞穴,鸟儿归巢,童仆问我将要去哪家。
我在田头寻找,直到天黑仍未歇息,车轮和长辕被荆棘阻碍。
沿着山坡进入山谷投宿农家,主人正在舂米准备夜宵。
清晨的公鸡在茅屋旁啼叫,行人起来清扫车上的霜冻。
熟悉的故乡已被抛在身后,行程遥远,计划未定难以返回。
长安街头相识的人少,遥望天山,日暮时分白茫茫一片。
谁能倾听我辛劳的旅程,让我在你面前唱出这一声。

注释

远客:远行的旅人。
敛策:收好马鞭。
荒城:废弃的城市。
霜满路:路上结霜。
寒虫:寒冷的昆虫。
巢:鸟巢。
田头:田间。
暝:天黑。
毂:车轮。
荆棘:多刺的植物。
投田家:投宿农家。
舂米:捣米。
晨鸡:清晨的公鸡。
车上霜:车上的霜。
旧山:故乡。
难复返:难以返回。
长安陌上:长安街头。
天山:远方的山脉。
辛苦行:艰辛的旅程。
歌一声:唱出一首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客人在寒冷季节踏上归程的艰难情景。首句“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表明了旅途的不易和准备再次出发时的心境。

接着,“荒城无人霜满路,野火烧桥不得度”生动地描绘了一片荒凉与隔绝的情景。这里的“荒城”和“野火”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危险并存的氛围,而“霜满路”则加深了旅途艰辛的感觉。

“寒虫入窟鸟归巢,僮仆问我谁家去”则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强调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出行人被询问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句“行寻田头暝未息,双毂长辕碍荆棘。缘冈入涧投田家,主人舂米为夜食”描绘了行人在日落前匆忙寻找住处的情形,以及主人忙于晚上的农事。

“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则展现了一天的开始和行人继续旅程前的准备,而“旧山已别行已远,身计未成难复返”则表达了对既定目标的坚持以及回头的不易。

最后,“长安陌上相识稀,遥望天山白日晚。谁能听我辛苦行,为向君前歌一声”反映出诗人对于长安这座城市中难得的知音和深切的怀念,以及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旅途中的艰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行者在寒冷季节面对的种种困难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坚持目标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思远人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

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

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形式: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所知

初向众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时名。

而今马亦知人意,每到门前不肯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